100多天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繪制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吹響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進軍號。
百日后的今天,世界又迎來觀察中國的“兩會時間”——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即將召開,黨的主張將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行動。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2014年全國兩會,中國如何邁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步,舉國期待,全球矚目。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全國兩會——全面深化改革成為鮮明的時代標識。從中央到地方,全國上下改革的共識更加凝聚,氛圍更加熱烈,行動更加有力
2014年,又是一個春天。
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工作人員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兩會緊鑼密鼓地准備。
此時,1000多公裡外的上海外高橋,自貿區管委會綜合服務大廳統一領取工商執照的1號窗口前人頭攢動。雖然已經投入使用近5個月,如今這裡依然平均每天誕生100家企業。
試水“深水區”改革,讓這裡迸發出新的活力。上海自貿區土地面積隻有全市的0.45%,但每天新生企業數量卻佔到全市新生企業數量的大約10%。
“企業大多往成本窪地走,我們這裡本來是成本高地,可投資熱情前所未有,究其根源是因為這裡是制度高地,改革開放促進了制度創新,激發出市場活力。”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深有感觸。
如果把36年前開啟的那輪改革看作是中華民族實現歷史性轉折的關鍵抉擇,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則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距離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僅一個半月,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中國改革大業,因有這一強有力、高層級的推動,格外受到關注。
“改革需要頂層設計。無論是高層頻頻表態,還是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都凸顯出中央推進改革的決心。大家都能感覺到,從全會閉幕到現在,全國上下都被一種強大的改革共識所籠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說。
“往年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部署來年任務時,改革往往是排在十多項工作之后才提及,篇幅也較少。去年底的工作報告對改革的部署大幅擴充,成為與發展並列的兩大部分之一,並且以改革貫穿始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說。
上下一心百業成。從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短短100多天來,一系列關鍵領域的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
2013年12月9日起,金融機構可開展同業存單業務,利率市場化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
同日,中央組織部《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公布,規定今后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各類考核考察,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
2013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廢止勞教制度的決定,延續半個多世紀的勞教制度走到盡頭﹔
從今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財稅改革向縱深推進﹔
今年2月份,國務院再次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事項和18個子項,權利清單制度逐步建立,簡政放權繼續邁出堅實步伐﹔
從今年3月1日起,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國推廣,將極大激發市場活力﹔
在反四風、反腐敗、規范公務員行為等方面,力度之強、勢頭之大,前所未有﹔
……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系列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建等領域的改革舉措,行動快,指向准,落點實,反響好。
今年的地方兩會上,“全面深化改革”成為最熱的主題詞。多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被提及的平均次數在50次左右,許多地方更是將“全面深化改革”單列出來,作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各地頻頻亮相的新思路、新舉措,匯聚成這個春天裡改革新出發的最好注腳。
“過去100多天,中國進入到全民思考改革、熱議改革、推動改革、實踐改革的歷史新階段,全社會對改革有了更強的共識、更多的期盼、更堅定的信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這一良好氛圍為今年全國兩會的召開和今年改革的全面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全國兩會——信心堅定,認識清醒。改革越是推進,對利益關系的觸及就越深。面對難啃的硬骨頭,必須沉著應對、攻堅克難
作為中國政治的重要“風向標”,兩會既是外界窺探中國改革發展新動向的重要窗口,也是回應百姓期盼的有效平台。
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保障、反腐倡廉、治理霧霾、戶籍制度改革等輿論熱詞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凸顯百姓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期待。
“社會各界集中關心的問題,既是中國發展待解的難題,也是中國改革攻堅繞不開的頑石。”李揚代表說。
對處在轉型關口的中國來說,面臨的風險、問題以及來自各個方面的利益訴求,遠大於此前從低收入國家邁向中等收入國家的歷史時期。推動改革,光有熱情遠遠不夠。在多重約束之下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文章,絕非易事。
在李揚看來,新一輪改革是一場從根上進行的改革,改革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改革的總目標上升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改革難度超越以往。
“人治還是法治,是中國改革的老大難問題。一個成熟的社會制度必須依靠法律。”李揚認為,新一輪改革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也認為,面對公眾對市場秩序和社會公正的強烈期待,隻有通過法治手段才能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並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而這正是改革難點所在。
改革越是推進,對利益關系的觸及越深,闖關破障的難度越大。
“任何一項改革都是一次權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調整,由此決定了改革本身的風險。”遲福林委員認為,與以往相比,當前改革的深刻性和復雜性更加突出。
自去年以來,中央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持續發力,大刀闊斧地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活力的“加法”,但改革顯然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不久前的海南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邢詒川“晒”出長達5頁A3紙的“行政審批長征圖”,詳細記錄了一個投資項目從獲得土地到辦完手續,需經過30多項審批,蓋上百個章,全程最少需歷經272個審批日。
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對那些習慣了“權力無限大、監督無限小”風光日子的一些政府官員來說,簡政放權觸及自身利益,無異於拿刀子割自己的肉,每前進一步都很不易。
越是艱難的改革,越要講究改革方法的科學。
新一輪改革改變了過去僅限於單項領域、局部地區“碎片”式設計,而是以自下而上的問題為導向,切中了時弊、擊中了痼疾。但作為通盤考慮的全局性改革,勢必加大統籌協調、配套推進的難度。
“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例,單一戶籍制度本身很好改,關鍵是戶籍背后依附的制度、服務、權利不一樣,加大了改革難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說,戶籍制度改革亟須在新型城鎮化的頂層設計之下,與教育、就業、醫療、財稅等多方面改革統籌配套、協同推進。
“中國當前既要盡快解決全面深化改革的認識論、方法論問題,同時也必須破除各種既得利益的‘痼疾’。”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鄭長忠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處理好“五個關系”,對改革的全面深化具有“清障”和“加力”的重大作用,為改革邁出關鍵步伐指明了方向。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全國兩會——把改革宏偉藍圖落實為今年的實際行動,“蹄疾而步穩”地為全面深化改革開好局,為實現中國夢匯聚更加強大的力量
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目前保留的25個大項的行政審批事項,其中對外界最關注的投資項目審批,詳細分列了包括核電站、民航機場等35個子項。
按照國務院統一要求,國務院各部門近日緊鑼密鼓地向社會公開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同時明確不得在公布的清單外實施其他行政審批。
“對於政府審批的‘權力清單’是法無明文不為權,對於企業投資的‘負面清單’是法無明文不為禁。兩種清單的公布,讓人們看到了邁向法治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緊迫、有力的腳步。”聶高民說。
氣已鼓,力正蓄。距離全國兩會召開還有不到10天時間,改革如何“落子”,令人期待。
“倒計時已經開始,完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務隻有7年時間了。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2014年的春天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十分緊迫的春天’。”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主任劉靖北說,今年推動改革的力度一定要大,能單項推動的改革盡快出台,有聯動要求的盡快提出改革路徑方案。
李揚對全國兩會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充滿期待。他說,兩會將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計劃報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將對今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具體部署,作為人大代表,深感使命重大。
“下一步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通過建立縝密的制度,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排除個人主義、長官意志、瞎指揮。”李揚認為,今年要繼續推動政府管理走向“負面清單”模式,著力解決政府和市場關系,解決好政府干預過多的問題。
而要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使市場主體得到充分發育、實現平等競爭,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監管改革不可或缺。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明確表態,國資委將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改革的“重頭戲”來抓。
“混合所有制經濟會是今年國企改革的突破所在,特別是在競爭性行業的國企應當充分吸收民營資本進來,增強企業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這關系到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奇瑞重工總經理王金富說。
作為現代經濟的血脈和核心,金融改革將在今年取得新的突破。業界普遍預期,允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的政策將在今年落地。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認為,國有資本、非公經濟、民營資本都能在平等的條件下進入銀行業,小微企業、普通百姓將得到更為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務。
財稅體制改革關系國計民生,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今年預計將在進一步提高預算透明度、營改增繼續擴圍、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去年11月25日公布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已經明確提出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公車改革預計今年取得實質性突破。
“條例的公布預示著醞釀多年的公車改革將得以突破,透露出重要信息:改革現在不僅看准的就出手,而且開始動存量利益了,這是改革動真格的重要信號。”聶高民說。
在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的同時,司法體制、社會管理體制、文化體制等各項改革將齊頭並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正在得到貫徹落實——
公眾熱切期盼的司法體制改革正“浮出水面”:從人財物管理的根子上入手,破除司法地方化藩籬﹔明確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向司法行政化開刀﹔以司法公開保障審判公正,讓正義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已在全國推開,逐步形成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
戶籍、計劃生育等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也將取得新突破。公安部已經明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為戶口遷移基本條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制度。繼浙江、江西、安徽、北京之后,今年將有更多地方開始實行“單獨兩孩”政策。
……
承載億萬人民願望和囑托的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人們相信,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兩會形成的共識和舉措,將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新的力量,帶來新的氣象,中華民族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邁出自信而堅定的關鍵一步。(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陳二厚、劉錚、韓潔、王宇 參與採寫:楊維漢、何欣榮、徐博)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