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王一鳴:中國經濟如何繼續領跑世界?以結構調整贏得未來

2014年02月24日09:19   來源:人民日報

加快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的根本途徑,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創造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經濟繼續領跑世界的重要基礎。

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換擋期,結構性矛盾成為必須大力解決的問題。比如,隨著國際市場擴張放慢和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不僅鋼鐵、水泥、石化、有色等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而且風電設備、太陽能光伏等新興產業領域也面臨較大的產能過剩壓力。又如,近年來企業用工和融資成本呈現較快上升態勢,土地供給日趨緊張,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原有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開始減弱,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明顯擠壓。與此同時,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日趨顯現,能源資源約束持續強化,各種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地暴露出來。這些變化表明,繼續依靠大規模增加投入、依靠生產能力擴張支撐經濟增長的空間明顯縮小,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經濟增長動力已經減弱,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核心是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提高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這就要求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堅決遏制產能過剩行業繼續擴張,加強增量產能准入管理。積極推進產業兼並重組,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存量產能調整優化。引導傳統產業調整生產力布局,加強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升產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適應產業競爭格局新變化,加快培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核心技術—戰略產品—工程與規模應用”的創新價值鏈,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培育市場競爭新優勢。

增強創新驅動發展動力。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倒逼企業加強創新能力建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研發平台建設,鼓勵科技要素向企業流動,促進企業加強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大幅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面向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標准、物流配送、供應鏈管理等生產性服務業,增強對制造業提升價值鏈的支撐作用。

鼓勵企業“走出去”建立生產基地。鼓勵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生產企業到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制造企業到海外建立零部件、配套件加工組裝基地,支持企業建立全球生產營銷網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相關閱讀


觀察者說:當之無愧的世界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