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卓元:中國經濟問題仍需靠改革找出路

2014年02月21日09: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標題:優化政府融資結構防范財政金融風險

  廈門大學與經濟參考報20日聯合舉行“2014中國宏觀經濟高層研討會暨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 Q M M )春季預測發布會”。會上,多位經濟學家圍繞本次會議的主題“優化政府融資結構,防范財政金融風險”,發表了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的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張卓元中國經濟現階段面臨較大困難

  張卓元表示,中國經濟的形勢現階段雖然逐步走向穩定,但它的下行空間並未完全遏制住,面臨著較大的困難與問題。

  他說,我國近20年轉方式、調結構進展緩慢,4萬億元的投資刺激計劃帶來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糾正緩慢,是造成現階段經濟發展問題的主要原因。這一問題導致我國經過數年超高速增長大起之后沒有大落實現再平衡,因此中國經濟下滑不可避免。

  “但現在比較佔上風的觀點都是希望能夠繼續保持比較高的速度。比如8%左右,甚至還要高一點。”張卓元表示,現階段政府總想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來糾正結構失衡,造成了現在產能過剩,房地產市場提前發展,G D P每增加1%需要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等問題。以至於使得現在廣義貨幣量(M 2)和國內生產總值(G D P)的比重越來越高,新增的貸款和社會融資的總規模也越來越高。

  張卓元說,我們必須認識到,雖然我國貨幣越發越多,但利率卻仍然走高的非正常現象。例如一方面,超兩位數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勞動力價格大幅上升,對實體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

  對於地方債務問題,張卓元認為,軟預算要素對地方政府以及其債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地方政府債務多是投資長期不能有收益的項目,所以隻能夠借新還舊,雪球越滾越大,造成今天的困難,包括現在部分債務違約的風險越來越多。”

  “中國經濟問題仍需靠改革找出路。”張卓元說,三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糾正政府直接配置資源過多,對於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問題,包括人們長期說的以G DP論英雄,造成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 DP增速越快越好這些偏向。這次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張卓元認為,地方政府債務膨脹過快,拉高利率水平,同時擠佔了中小企業銀行貸款額度和提高融資成本,這也是下階段財政金融體制改革需解決的問題。“而改革最主要還是深化政府改革,如果不深化政府改革,經濟轉型很難實現,市場的決定作用就很難發揮,政府本身也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記者 梁倩 高偉 趙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張卓元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