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抱怨者的人生很難出彩——“改革理性與青年”系列談之四

評論員 馮雪梅

2014年02月21日08: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抱怨者的人生很難出彩——“改革理性與青年”系列談之四

  屌絲,P民,蟻族,矮挫窮,高富帥、白富美,土豪……這些網絡流行詞,以其調侃、非正式的方式,勾畫出社會群體,尤其是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和自我認知。

  當屌絲、P民成為年輕人脫口而出的自我形容詞時,它既是一種自嘲和反抗,也表達出一種邊緣、甚至自我矮化的心態,代表著一種與高富帥、白富美截然不同的角色定位和階層劃分。似乎很少有人再以“精英”自居,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在大城市有一份穩定工作的年輕人,也會不由分說地將自己歸入“屌絲”之列,然后,在政治權利的大小分層中,將自己視為無足輕重、缺少話語權的“P民”。

  幾年前,一本名為《下流社會》的書在日本暢銷。作者三浦展對“下流社會”的定義是:年輕一代面臨就職難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飯,真可謂苦不堪言。面對職業、婚姻等方面的競爭和壓力,不少人寧肯不當事業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願地將自己歸入“下流社會”的行列。

  “下流社會”的說法,隨之在中國流行,屌絲,P民,蟻族等詞匯的出現,可以說與其不無關系。而詞語流行的背后,是年輕人的生存現實,及其困惑、郁悶的心態。“屌絲”的自我認知,勾畫出社會階層日漸板結固化的社會現實。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階層分化成為必然,原先差距不大的群體,快速形成不同的階層,財富、權力、機會的爭奪與分配日漸定型,即所謂的利益集團已然存在。

  在權力、機會變得稀缺之時,“拼爹”替代了公平競爭,上升通道被阻塞,階層之間的流動變得緩慢,甚至停滯。60后、70后的大學畢業生們,可以不需要關系、不太費力地找到一份好工作,憑借自身努力,獲得相對滿意的職位,擁有自己比較認可的社會地位,躋身中等收入階層。而80后、90后的大學生們,面臨的競爭加劇,機會減少,“窮二代”們很難進入“富貴”圈。社會縱向流動的通道日漸狹窄,社會結構調整的速度變慢,制度變革與調整的動力減弱,都讓他們難以實現自己的社會預期。

  當機會的競爭變成權力的競爭,當“拼爹”替代個人能力,當利益分配封閉固化之時,年輕人就會感到自己被排擠,被邊緣化。他們抱怨不滿,以自嘲的方式加以反抗,或者,在習以為常中以旁觀和無奈的姿態接受現實。如此,“屌絲”,“P民”大量涌現,也就不足為怪。

  青年能夠實現夢想,未來才會有希望。顯然,不管是決策者還是民眾,都意識到了打破利益固化、給個人夢想提供機會的必要性,人們對改革的期許,也正是建立於實現公平正義、分享發展成果的基礎之上。

  可以預見,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利益將面臨重新的調整與分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60條清單,正致力於此。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更多的競爭機會和相對公平的社會環境。此時,是繼續在自嘲中旁觀、被動、猶疑不前,還是抓住機會,改變命運,選擇權在你手裡。

  或許,你人微言輕,但是,你不表達,沒有人知道你想要什麼﹔或許,你無足輕重,但是,你不付出努力,永遠也不會有所收獲﹔參與其間,才有可能成為主角。沒有依靠來的幸福,也沒有那麼多便車可搭,與其抱怨,不如嘗試改變。你是“屌絲”,但你也有可能成為 “高富帥”,你是“P民”,但你也能夠變成“精英”。變革中,你可以是旁觀者、抱怨者、“被”影響者﹔也可以是參與者、敦促者、推動者。“曾經,有一個機會放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這句流行的《大話西游》台詞,不該是懷揣夢想者的感慨。

  社會變革會影響我們每個人,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推動變革。頂層的制度設計,正努力為年輕人的發展建設更合理公正的平台,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居於變革中的年輕人,可以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定位,不同的自我認知,但是,作為社會未來的中堅力量和擔當者,請別退縮,請別旁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