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辯証法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階級意識

孫來斌

2014年02月20日08: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辯証法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階級意識

“辯証法馬克思主義”(Dialectical Marxism)視野中的階級意識研究影響極為深遠。作為“辯証法馬克思主義”流派的旗手,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教授伯特爾·奧爾曼(Bertell Ollman)曾長期擔任紐約地區馬克思主義學說研討會召集人和多家國際左翼學術期刊的編委。現將奧爾曼教授關於“辯証法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階級意識若干要點梳理如下。

  首先,關於階級意識研究的意義。研究階級意識,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彌補既有研究缺陷的需要。就第一層意思而言,正如列寧曾經指出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工人階級的功績,可以這樣簡單地來表達:他們教會了工人階級自我認識和自我意識,用科學代替了幻想。”可見,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任務是喚醒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那麼,這個任務在當前西方社會還有無實現的可能?馬克思主義者如何以自己的研究去促進階級意識的覺醒?這是必須回應的時代課題。就第二層意思而言,當前很少有馬克思主義者研究現實工人的階級意識。在某種程度上,這歸因於馬克思主義者中所普遍存在的認識,即階級意識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必不可少的副產品﹔階級意識隻有在政治行動中才能觀察得到。持這些觀點的人,常常將工人對老板簡單的憤怒情緒、工會意識同階級意識混淆起來。因此,現有研究提供給人們的,通常是一幅難以解釋事實的、晦澀難懂的抽象拼圖,其中還有若干部分已經遺失。這就要求必須對當代工人的階級意識進行更加專注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研究。

  其次,關於階級意識的研究方法。當前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意識研究的缺乏,部分是由於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支撐。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意識的研究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非馬克思主義研究,而后者在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態度調查、公共選擇解釋、跨文化資料運用等,是非馬克思主義偏好的研究方法。其中,態度調查往往簡單地向工人提一大堆問題,但這種方法在預測工人階級意識的大爆發方面顯得無能為力。公共選擇解釋、跨文化資料運用等方法,同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局限。鑒於此,奧爾曼提出了如下方法論原則:研究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必須將其與工人階級的地位聯系起來,從客觀利益與主觀利益的辯証統一中加以把握﹔必須將其與工人的個體意識聯系起來,從群體意識與個體意識的辯証統一中加以把握﹔必須將其與工人的自身解放過程聯系起來,從當前與未來的辯証統一中加以把握。

  再次,關於階級意識研究的若干結論。階級意識的構成要素包括,階級成員的身份與利益、馬克思揭露的資本主義動力系統、階級斗爭的大體輪廓、對本階級的團結和對敵對階級的理性的敵意、對更加民主平等社會的美好願景。階級意識是一種群體意識、思維方式和思想內容,並通過各種特殊的階級形勢下個體間以及對立群體間彼此相互影響而發展﹔它是一種以階級地位和階級客觀利益為主要參照物的意識,而不在於階級的個體成員公開的主觀利益﹔它本質上是群體從自身意識開始,發展到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意識的一種過程。研究工人的階級意識,既要尋找現實工人思想中不存在的東西,同時還要尋找其思想中已存在的東西﹔必須將階級意識作為一種發展的而不是靜止的現象來加以研究。具有完全階級意識的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投身於一定形式的革命活動﹔而形成完全階級意識又必須參與革命活動,但是后者實現的步驟需要制定計劃。階級不僅應該有自己的政黨,而且會建立它所需要的政黨,階級為政黨做好了准備,政黨也與階級的性質及其發展相適應。當前的資本主義危機為階級意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馬克思主義者的作用就是盡其所能去推動工人階級形成自己的階級意識。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