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蔡建軍:警惕“選擇性”改革延誤改革良機

2014年02月19日15:55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警惕“選擇性”改革延誤改革良機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起步之年。改革征程,抬頭見馬,必須躍馬揚鞭,高歌疾進。

  萬事開頭難,越難越向前。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首先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區”,那麼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最難突破的則是利益“雷區”。可以說,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當前,可怕的是基於一己之私的心猿意馬,是陽奉陰違口是心非,是令不行禁不止的“選擇性”改革。口號喊得震天響,一副整裝待發的模樣,實際卻“穩如泰山”,這種“假改革”不僅會延誤改革良機,還會讓發展陷入停滯。

  “當前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格外艱巨,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就要一鼓作氣,瞻前顧后、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習近平總書記這番話,警醒我們在這樣一個不進則退的關鍵時刻,以何種精神狀態推動改革,關系改革的成敗,決定國家的未來。

  “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未必難”。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正是靠著一身膽氣力排眾議,展開以“著胡服”、“習騎射”等為代表的軍事大變革,而使得原本弱小的趙國在短時間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鄧小平同志也是靠著超人的膽略和智慧,提出“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殺出一條血路”,改變了20世紀后期的中國,影響了世界。

  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除了橫下一條心、殺出一條血路,沒有選擇﹔除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攻堅克險,沒有他途。

  今日之改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全面改革,內容相互交融,環環緊密相扣,重點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關鍵環節一子落則滿盤活。當前,改革既觸及思想,也觸及利益,甚至要經受局部利益受損的“陣痛”。削手中的權,去自己的利,動自己的“奶酪”,不是每個部門都願改,也不是每個群體都想改,非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魄力不可。

  古往今來,凡事成於真、興於實,敗於虛、毀於假。清末名臣曾國藩在其《治心經》裡說:“為官以避事為恥”,指出官員要以“不避事”為己任。事業心、責任感決定工作姿態,反映執政為民心態,也顯現精神狀態。有了使命感責任感,就會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與自己較勁、與困難搏斗,從而拒絕平庸、追求卓越、推進改革﹔就會把心思往工作上操,把勁頭往發展上使,把力氣往改革上用,不會步人后塵、重復自己,從而走出一條新路,看到別人眼裡看不到的瑰麗風景﹔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敢做善成的勇氣,保持一種逆勢而上的豪氣,不怕矛盾復雜、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於應該完成的任務,頂著壓力也要干﹔對於應該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上,敢啃硬骨頭,不怕涉險灘,把堡壘攻下來,為前進開辟通道。

  每前進一步,都需要執著和膽識﹔每攻克一道難關,都離不開智慧和實干。在關鍵位置沖鋒,猛攻突破口,定能沖破重重險灘、道道藩籬,為改革開放再闖新路。這就要求我們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於挑起重擔,敢於克難制勝,敢於奮勇爭先。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駛一定要穩,既呼喚“敢闖”的銳氣,也需有“會闖”的睿智,以借民力、聚民智、惠民生匯合強大正能量。

  古人說:“唯公心可以奉國,唯公心可以理家。”各級領導干部作為“關鍵的少數”,理當有“舍我其誰”的氣魄和“跟我上”的膽識,做改革先鋒當仁不讓,才能做到“天下為公”,才能聚人聚心聚威,建功成就偉業。

  “實干者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黨員領導干部的“辛苦指數”決定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有了“為民謀利”的思想,才能有不計得失、不謀私利的思想境界,才會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公仆,常思人民事、常記人民願、常感人民恩,才能以前瞻的眼光和寬廣的思維理清改革與發展的思路,棘手問題不回避,重大困難不退縮,危急關口敢出手,帶領干部群眾在打牢基礎中發展,在創新發展中爭先,在改革攻堅中有為。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在干中樹信心,在干中謀突破,在干中求創新,在干中促發展,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改革勇氣、浩然正氣,用激情喚起責任,用激情創造奇跡,用激情成就事業。唯此,才能把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實現宏偉的發展願景轉化為生氣勃勃的改革發展實踐。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