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專家: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格局調整與變化趨勢

劉世錦 余斌 陳昌盛

2014年02月19日15:51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格局調整與變化趨勢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經濟進入大調整、大變革和大轉型的時代。經過幾年的恢復,全球經濟再平衡取得一定進展,新技術新產業加快孕育,一些新跡象、新趨勢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然而,結構性改革和增長方式轉型仍低於預期。當前,全球經濟仍處在政府債務危機的后期,短期趨穩態勢的可持續性,仍面臨政策退出的嚴峻考驗。

  世界經濟調整尚未邁出決定性步伐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們預計危機發展可能呈現三個階段性特征,即私人部門危機、政府部門債務危機、貨幣或貨幣體系危機。目前看,世界經濟總體處在第二階段后期,向第三階段演變的風險尚不能排除。當私人部門發生危機、金融市場動蕩時,政府通過強有力的干預,大規模財政刺激和注入貨幣,使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問題暫時轉變為政府資產負債表問題。原本就高企的政府負債,在大規模刺激后迅速惡化,繼而爆發政府債務危機。

  要消減政府債務,一種途徑是通過私人部門實質性好轉,經濟效益改善,帶動經濟增長和政府收入提高﹔另一種是通過大規模增發貨幣,以債務貨幣化或通脹方式實現。當前實體經濟調整的成效不明顯,各主要經濟體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第二種途徑。然而,長時期超低利率和大規模貨幣投放,終究不可持續,且負面效應日益凸顯,泡沫化、惡性通脹和貨幣危機的風險在逐步積累。世界經濟,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到了刺激性政策退出的關鍵時點,但由於實質性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退出的方式、時間和節奏的選擇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產生的沖擊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增長格局出現新變化,相對實力調整方向不變

  世界經濟增長由“雙速增長”格局逐漸向低速增長收斂。金融危機爆發后,由於中國強有力的政策刺激,及其對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帶動新興經濟體快速增長,而發達經濟體則總體陷入衰退,世界經濟呈現雙速增長格局。隨著近幾年的調整,發達經濟體,特別是美國實體經濟發生了一些積極變化,投資和消費信心有所回升,帶動經濟逐漸走出衰退並出現小幅回升。與此同時,新興經濟體則因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自身潛在增長率下降,經濟增速明顯回落。

  即便如此,全球經濟增長重心由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轉移、發展中國家相對力量上升態勢並未逆轉。在危機爆發前的2004年-2008年,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已經低於發展中國家(44%︰56%)。在危機爆發后的2008-2012年,二者的差距擴大至13%︰87%。相應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之比,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約4︰1變為目前的約2︰1。受發達國家經濟持續低迷的拖累,近兩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也有所放慢,但仍明顯高於發達國家。在新興經濟體當中,中國的表現尤為突出。2008年以來,中國已超過美國和歐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引擎。2012年中國的GDP佔全球11.5%。伴隨著中國經濟地位的大幅提高,在國際上受關注的程度空前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也抱有越來越高的期待。

  全球價值鏈在沖突中重構,區域經濟合作加快

  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反思過度追求經濟服務化、虛擬化的教訓,紛紛推出“再制造”戰略,試圖在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或價值環節上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新興經濟體則通過產業升級和對外直接投資,延伸、擴展產業鏈,從而突破傳統國際產業分工對發展空間的約束。全球價值鏈重構在推動國際市場競爭的同時,也促進了國際分工的深化和區域利益融合。價值鏈重構帶來市場競爭和動蕩,促使各國爭相加入或發起新的自由貿易安排,在尋求穩定和長期市場空間的同時,培育區域間組合比較優勢。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東盟推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等,將對亞太地區一體化格局產生重大影響。醞釀中的美歐自貿區、日歐自貿區,可能在發達經濟體之間形成緊密聯系,制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拓展。全球價值鏈的變化和區域經濟合作的新態勢,對我國如何根據競爭優勢和發展需要,發起倡議和構建區域經濟合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全球產業呈現出“再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

  金融危機后,全球產業發展出現一些新的特點。發達國家的創新能力不容低估,一些新的增長點正在形成,可能會形成新的競爭優勢,也將對未來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其一,各國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美國先后發布《制造業促進法案》、“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制造業顯露復蘇跡象。英國2011年投資4500萬英鎊支持九個創新制造中心建設。法國提出工業佔歐盟工業附加值的比重,從2010的13%增至2015年的15%。巴西、印度也於2011年公布了《工業強國計劃》、《國家制造業政策》。其二,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中。物聯網、大數據、工業機器人、3D打印以及生物、材料、節能環保等技術創新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和新興產業興起,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13年初,德國提出工業4.0計劃,旨在通過智能制造,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搶佔先機。美國提出,要發展先進的信息技術生態系統,並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數字化制造重塑制造業競爭力。其三,新能源成為驅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頁岩氣和頁岩油開採技術的突破與大規模應用,給美國帶來了能源價格“窪地”、制造業復興等諸多好處,也對國際能源格局構成沖擊,為美國全球戰略布局提供了巨大空間。可再生能源取得重要進展。丹麥2011年風電發電佔本國總用電量的28.5%,德國2012年上半年光伏發電佔全國發電的4.5%。

  全球化深入推進與宏觀政策各自為陣的沖突進一步凸顯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主要經濟體為了共渡難關,曾及時搭建了G20平台,採取了協調一致的反危機措施,對於全球經濟走出危機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形勢漸趨穩定之后,各國進行政策協調的意願明顯降低,各種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抬頭。特別是一些主要國家,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僅從本國利益出發,基本不考慮國內政策的外溢效應。例如,美國、歐盟和日本為了刺激國內經濟,均實行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這在初期的確起到了緩解危機的作用,但長期實行后,造成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過剩,通脹壓力上升,短期資本流動大幅增加,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劇烈波動等。這些都對新興經濟體乃至全球的宏觀經濟穩定構成了新的威脅。

  綜合而言,政策退出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關節點。如果主要發達經濟體寬鬆的貨幣政策退出過於遲緩,則向新一輪泡沫或貨幣危機發展的風險將加大。如果政策退出過於激進,則可能會引發需求不足導致的衰退。然而,決定性的因素仍是結構改革的進展,如果新產業新技術發展能產生足夠推動力,同時發達經濟體高福利體系的調整、政府債務的消減、勞動力市場靈活性增加能邁出實質步伐,那麼世界經濟有望從根本意義上走出危機,重新出發。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