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輝:領導干部有所“怕”才好

2014年02月10日15:04   來源:青海日報

原標題:領導干部有所“怕”才好

《讀書鏡》中記有這樣一個故事:宋太祖一日罷朝,俯首不言,久之,內侍王繼恩問故。上曰:“早來前殿指揮一事,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故不樂也。”我們知道,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后,又“杯酒釋兵權”,皇權的統治地位穩如泰山。這樣一位開國之君“偶有誤失”,竟然怕“史官書之”,還是很令人感慨。

由此,筆者想到鄧小平同志講過的一段話:“共產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黨,二怕群眾,三怕民主黨派,謹慎總是好一些的。”誠然,趙匡胤是一代封建帝王,鄧小平是黨的高級干部,兩人不可相提並論。但他們應有所“怕”、應有所“慎” 的意識,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古語雲:“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歸,行有所止,遇有逾規,亦不出大格。”每個領導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掌握一些權力,如無畏懼、不慎行,就容易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無所顧忌,以權壓人,產生諸如“天塌下來我頂著”的“良好”感覺和不“怕”念頭。就容易把黨紀國法拋在腦后,成為私欲的奴隸,進而一步一步變質,墮落到“組織無法挽救、家人無法挽留、自己無法挽回”的地步。

那麼,作為一個領導干部,要怕什麼呢?

要怕碌碌無為。俗話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領導干部應該多想想,自己做官是勤勤懇懇,還是懶懶散散?做事是踏踏實實,還是心浮氣躁?政績是為群眾造福,還是為仕途“邀功”?事實上,許多好干部正是以“想干事、干成事”,為群眾謀得實實在在的福祉,為自己贏得群眾良好的口碑。做任何事情,領導干部都要勤勉,都要多思多想,反復謀劃,把出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來出政績搞清楚,破除急功近利,杜絕慵懶散漫,交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答卷。

要怕愧對群眾。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領導干部應該多想想,是老老實實當仆人,還是作威作福當“老爺”?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還是上頭哪個“貴人”賜予的?實踐告訴我們,領導干部隻有把群眾呼聲當作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當作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當作第一考慮,才能無愧於廣大群眾的信賴。領導干部必須把群眾當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群眾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各項工作的第一標准,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要怕違反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領導干部做事的規矩是什麼?就是原則,就是紀律。領導干部應該多想想,做這件事會不會違反原則?拍這次板會不會違反紀律?看輕原則,就沒法管住自己的“頭腦”﹔看淡紀律,就沒法管住自己的“手腳”。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對一個執政黨來說,有鐵的紀律,才有黨內的團結統一,才有黨風的清正廉潔。無論是貫徹大政方針,還是落實工作紀律,各級黨組織都要敢抓敢管、動真碰硬,敢於板起臉來批評,敢於狠下心來問責,隻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破窗效應”,使原則、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其實,“怕”並不是畏首畏尾、縮手縮腳,而是要認識到民意不可違、民心不可背,始終保持一顆對人民群眾的敬畏之心。要認識到責任重於泰山、使命需要擔當,始終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和勇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名無愧於黨的培養、無愧於群眾重托的共產黨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