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夢·拉薩篇系列報道之八

為農牧民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

2014年02月10日16: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是鄧小平同志在談到教育問題時所說的話。到今天,這句話仍能給我們的基礎教育帶來思考。尤其是在西藏這樣基礎教育薄弱的邊疆省區,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黨和國家致力解決的問題。

西藏和平解放前,拉薩教育主要以寺廟教育為主,要想學習一定的文化,隻有出家當喇嘛。清朝后期和民國時期,拉薩興辦了一些私塾學校,但廣大農牧民子女根本無權上學,能入學的都是貴族子女。解放后,拉薩教育快速發展,尤其是在“三包”(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學生入學率猛增,基礎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果。

近年來,拉薩在認真落實好各項國家教育政策的同時,積極謀劃教育改革,不斷擴新建現代幼兒園和小學,實現了從幼兒園到高中“三包”政策全覆蓋,拉薩的各族子女充分享受著教育發展帶來的美好成果。

米瑪次仁就讀於當雄縣格達鄉小學,父母都是農牧民,一家人的生活普普通通。在國家教育“三包”政策的幫助下,米瑪次仁可以免費享受基礎教育。“因為有‘三包’,所以給家裡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從2012年春季開始,市裡還給孩子增加了每天3元的營養改善費,我們都很高興。現在我們可以攢更多的錢改善家庭生活,如果有機會我還希望他能去大城市上大學。”說起孩子的教育,米瑪次仁的母親尼珍顯得輕鬆又充滿信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當前,拉薩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攻堅時期,加快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作為拉薩市跨越式發展的領航人,市委書記齊扎拉並不滿足眼下拉薩的教育水平,期望通過教育改革實現拉薩教育更快、更好的發展。

2012年1月,拉薩市委以1號文件出台了《關於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按照文件要求,拉薩市還出台了《振興教育教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加快了中小學布局調整,初步形成了村辦學前、鄉辦小學、縣辦初中、市辦高中和職業教育的格局。下一步,拉薩市將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確保城區每5公裡有一所幼兒園,農牧區村村有幼兒園。

走進拉薩市第一小學,一幢幢嶄新的教育樓、宿舍樓、學生食堂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接受著藏漢雙語帶來的快樂。在學校專門的德育教學室,記者看到有許多陳列櫃,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書籍和報紙,還有大量的藏民族手工藝品和服飾。據校長介紹,每星期學校都會組織學生來這裡學習,了解藏民族的發展歷史和悠久的文化,閱讀一些課堂之外的科學書籍,目的是讓孩子們的視野更開闊。

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成長關乎祖國未來的發展。為了讓拉薩的孩子享受到與大城市一樣的教育,北京市和江蘇省兩個援建省市分別與拉薩市簽訂了《對口支援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教育工作協議書》,建立了長期的師資培訓聯系機制。在兩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中學、江蘇中學、海城小學、墨竹工卡縣扎西崗南京希望小學等一批援藏建設學校相繼建成。

日前,北京和江蘇兩省市援建的兩所完全中學正在加快建設中,有望今年建成並實現招生。據介紹,援建中學將完全採用援助省市的教學資源,不僅有現代化的校園網絡多功能廳、多媒體教室、教師計算機室、語音教室、教室電腦數碼投影系統、校園閉路電視交互控制系統,師資力量也來自援建省市,教育資源可與內地一流學校共享。

從西藏大學畢業的瓊達是拉薩北京中學高中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據他回憶,自己上小學的時候,隻有鄉裡才有教學點,條件很苦。學校30多個男生擠在同一個宿舍,因為沒有床鋪,隻能睡在地上,冬天非常寒冷。那時候西藏的蔬菜很少,他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種植一些容易存活的蔬菜,如土豆、蘿卜,一年四季的飯菜也沒有變化。聽到援助省市援建“原汁原味”的完全中學,瓊達開心地說:“以后拉薩農牧民的孩子就更幸福了,他們不僅衣食無憂,還可以享受到與北京、江蘇孩子一樣的教育環境,相信我們拉薩的基礎教育會越來越好。”

的確,在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拉薩的基礎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系列教育優惠政策為農牧民孩子插上翱翔的翅膀,他們正成長為未來拉薩的領跑者。(根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閆妍、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