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顧海良:馬克思經濟學體系的結構

2014年01月29日09:2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馬克思經濟學體系的結構

  馬克思經濟學體系結構的變化

  馬克思自1843年開始經濟學研究后,就不間斷地探索經濟學體系結構問題,直到1857年在《導言》中才第一次提出《政治經濟學批判》較為完整的體系結構,即分為“五篇結構”:一般的抽象的規定﹔資本、雇佣勞動、土地所有制﹔資產階級在國家形式上的概括﹔生產的國際關系﹔世界市場和危機。1858年初,馬克思對“五篇結構”作了調整,提出了“六冊結構”的設想。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的《序言》中,馬克思正式公布了這一結構計劃,這就是:“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資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之后,馬克思又將第一冊“資本”分為資本一般、競爭或許多資本的相互作用、信用、股份資本這四篇。1862年底之后,馬克思提出了經濟學體系結構的新的計劃,決定“以‘資本論’為標題單獨出版,而‘政治經濟學批判’這個名稱隻作為副標題”,《資本論》分作理論原理部分三卷和理論歷史部分一卷的“四卷結構”計劃。

  從1857年《導言》提出“五篇結構”到1867年《資本論》第1卷出版的10年間,馬克思對經濟學體系結構的不懈探討,是馬克思經濟學方法和理論原理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馬克思經濟學理論體系日臻完善的結果。1866年,馬克思在對《資本論》第1卷作最后潤色時,不無自豪地認為:“在像我這樣的著作中細節上的缺點是難免的。但是結構,即整個的內部聯系是德國科學的輝煌成就。”這是極為罕見的馬克思對自己科學研究成果的高度評價。

  《資本論》體系結構的完整性與未完成性

  馬克思決定以《資本論》為題出版自己的經濟學著作后,是否放棄了“六冊結構”計劃?傳統的觀點回答是肯定的,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的許多提示卻是否定的。例如,馬克思在論及工資的具體形式時就認為:“闡述所有這些形式是屬於專門研究雇佣勞動的學說的范圍,因而不是本書的任務。”這裡 “專門研究雇佣勞動的學說”,就是“六冊結構”中第三冊“雇佣勞動”的主題。

  如果說馬克思從來沒有放棄“六冊結構”,那麼,《資本論》就是馬克思未完成的著作,應該怎樣評價《資本論》的科學價值呢?“六冊結構”的未完成性,並不能否認《資本論》體系結構的完整性。《資本論》體系結構獨立的科學價值同它作為“六冊結構”的未完成部分並不是對立的。《資本論》相當於“六冊結構”第一冊“資本”第一篇“資本一般”的內容,馬克思認為,這部分內容實際上“就是英國人稱為‘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東西。這是精髓”。《資本論》所闡述的馬克思經濟學原理的“精髓”,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本質規定,闡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規律。在馬克思看來,在這些“原理”的基礎上,“余下的問題……別人就容易在已經打好的基礎上去探討了”。

  馬克思經濟體系結構的當代啟示

  馬克思經濟學體系結構是開放的。《資本論》是馬克思計劃寫作的經濟學巨著的開篇部分,但卻是最基本、最本質的部分,從而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同時,馬克思遠沒有完成的“六冊結構”的恢弘計劃,也為當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提供了廣袤的理論發展和創新的空間。

  當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既不能否棄《資本論》的科學價值,也不能簡單地把《資本論》看作是馬克思經濟學的全部內容。即便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發展,也不能隻限於《資本論》論題的限界,而應該在《資本論》關於“資本一般”理論的基礎上,拓展競爭、信用和股份資本等理論問題的研究視野﹔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壟斷資本發展的現實,更要拓展“六冊結構”中提出的關於國家的經濟職能、國際經濟關系及世界市場和危機等論題的研究視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和理論的發展,更要求我們運用《資本論》的基本理論,拓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理論視野,升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境界。

  (作者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顧海良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