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蘭文飛:全面徹底治理腐敗頑疾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講話座談會綜述

2014年01月27日08:2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全面徹底治理腐敗頑疾

1月19日,中央黨校科研部和中央黨校報刊社聯合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講話座談會。7位在反腐敗領域素有研究的學者在座談會上交流了學習體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

反腐敗工作成績突出學者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高度肯定。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認為,十八大以來一年多的形勢,讓人感覺耳目一新。中央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可謂掀起了反腐的風暴。中央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去年的中紀委十八屆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的幾個方面:第一,我們要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式來推動反腐,加快建設反腐敗國家立法,這是規范引導反腐敗工作走向法治化的重要起點。第二,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這在學術界講得比較多,但作為中央主要領導這樣講很少。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三,“老虎”“蒼蠅”一起打,隻要有腐敗,絕不手軟,一定打到底。第四,反特權,也是一個亮點。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副主任、教授楊小軍認為,2013年無論是在反腐敗還是在作風建設方面,都取得了人們意想不到的成效,多年來我們沒看到的局面開始出現,讓人為之一振。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周淑真認為,2013年的反腐敗工作在中國共產黨的黨建史上,是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許多成效從上到下,令人矚目。十八大以來很多制度開始發揮出它的威力,比如巡視制度,很多案件是通過巡視發現出來的,比如網絡舉報制度,都發揮了很大作用。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謝鵬程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反腐敗要“老虎”“蒼蠅”一起打和“零容忍”的政策和策略,不僅標志著我國反腐敗斗爭由“重點打擊”策略向“全面打擊”策略的轉變,由“重點進攻”的戰略階段進入“全面反攻”的戰略決戰階段,而且是對選擇性執法等人治反腐敗方式的否定,更重要的是,它為破解反腐敗領域選擇性執法這一難題奠定了思想基礎。

講話立意高遠、影響深廣學者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上的講話立意高遠,將對反腐敗工作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李成言認為,講話有幾點非常重要。第一,明確了懲防體系五年規劃這一戰略和頂層設計的重要,這是把反腐敗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頂層設計的要求。反腐敗不是零敲碎打,反腐敗更不是人治的行為、運動的行為,而是有戰略的規劃,還有嚴格的要求,各級黨委必須認真執行,全面貫徹。第二,講話鮮明地提出反腐敗要堅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這是在告誡全黨,反腐敗絕不會放鬆,也是對整個社會輿論的回應。這樣一種態度和決心,一定會取信於民。而隻有取信於民,才能獲得民眾的力量支持,才有合法性的保障。第三,講話深刻地、進一步地解讀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的具體操作和要求,這就是要建立紀檢監察系統的雙重領導體制,這是對黨委權力的一個重大制約。包括人事上的改革,紀委書記由上級提名,協同組織部門來考察認定,不是由同級黨委直接任命,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第四,總書記在講到改革問題的時候,強調了責任。這一次明確黨委的主體責任,其中之一就是監督的責任、反腐敗的責任,如果反腐敗搞得不好,黨委書記和黨委都要承擔責任。這意味著從體制機制上保証改革的推進和落實,而不是一些空話。第五,明確提出要堅持組織紀律,強調政治紀律,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講話對我們當前的反腐敗形勢,是適時發出的聲音,會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廉政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認為,講話印象最深是兩個方面,一是系統地體現了預防的思想,二是提出黨的帶頭作用。關於預防的思想,總書記在講話裡有一個重要的表述,他說“各項改革舉措要體現懲治和預防腐敗要求,同防范腐敗同步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堵塞一切可能出現的腐敗漏洞,保障改革健康順利推進”。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我們傳統的反腐敗,是改革措施在出現腐敗問題之后,我們再去糾正它,而現在的思路是在每項改革出台之前,就要預見和評估潛在的腐敗風險,提前堵塞漏洞,這實際上就是要求做到源頭治理。每一個時代,成為腐敗重災區的領域都有四大特點,即資源豐富、權力集中、運行封閉、監督乏力,具備這四個特點,相應領域就會成為腐敗的重災區。按照防患於未然的思想,今后我們再出台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尤其一些新的大工程之前,就應該提前預見腐敗風險點,這樣我們就能夠提前植入一些預防措施。我們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讓權力產生於籠子中。實際上高水平的管理和預防,是從權力產生之前先把籠子構架好,讓權力產生的第一天,就在公開、民主和監督的制度籠子之內運行。總書記還明確提出抓早抓小,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我認為這也體現了預防思想,怎麼早發現早查處,從選人用上講,就是提拔領導干部前,一定要充分考慮民意。

治理腐敗從何入手學者們還對下一步的反腐敗工作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謝鵬程認為,腐敗的實質是權力的濫用,法治的實質恰恰也是防止權力的濫用,所以反腐敗要與實現法治的力量配合起來,形成法治反腐敗的潮流。古今中外的歷史表明,人治反腐敗是一個死胡同,最終的結果往往腐敗者與反腐敗者不自覺合力把政權葬送。法治反腐有三個特點:一是規則的法律化。懲治腐敗行為的實際規則和程序規則都是公開的、明確的、統一的法律,黨紀、政紀和道德都只是這些法律的支撐和基礎,而不是可以代替或者優先於這個法律的依據和規則。二是機構的專門化。雖然群眾運動可以取得反腐敗的一時成效,但是極容易被濫用,因而難以持久。長效的反腐敗機制,必須依靠隊伍素質、技術手段和操作規程都高度專業化的專門機構。三是監督的社會化。立法活動和專門機構都不是天然的反腐敗力量,他們需要民主的推動和監督,隻有人民群眾是天然的廉潔派,是腐敗的最大受害者,因而也是反腐敗最可靠最堅定的力量。讓人民群眾有機會、有渠道、有權利監督立法活動和專門機構,這是極為重要、最為重要的監督。在當代中國從人治反腐過渡到法治反腐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選擇性執法問題,克服選擇性執法,要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改革:一是推動大案要案黨內請示制度的改革,二是推動辦案機構的線索管理和辦案責任制的改革,三是定期報道查辦案件線索和進展情況,接受人大監督、人民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

楊小軍認為,下一步的反腐敗應做到三點:一是執紀要前移。二要及時進行糾偏,抓早抓小首先要對行為糾偏,對作風進行規范。三要陽光透明,必須深入和全面地推行政務公開,沒有公開就談不上監督,必須通過公開來規范行為,規范運作,規范運行,規范紀律,把它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每一個案件的發展過程,一開始都是從小吃小喝、小恩小惠開始,都是借公務接待開始。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認為,國家治理體系是反腐敗源頭治理的基礎,分析十八大以來處理的31位中管干部,他們之所以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插手微觀經濟領域﹔二是買官賣官﹔三是生活作風問題。並且他們犯錯誤期間一般都是區域主要領導,少數是部門領導。這和這些領域權力運作高度集中有關。在這個背景之下,提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對反腐敗具有決定意義。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本價值、基本要素和反腐敗的基本價值和要素高度重合。比如,法治、公開透明、民主參與,這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一個標志象征,對反腐敗也不可或缺。通過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為反腐敗和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土壤。對我們來說反腐敗搞好了,就意味著國家治理水平提高了,而國家治理水平有多高,反腐敗的水平就有多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教授常紀文認為,反腐敗應該注意實現九個轉變:一是在法治思維上,由治民向治官的法治思維轉變﹔二是反腐戰略方面,從行為管制到文化自覺轉變﹔三是監督主體的轉變,我們目前比較側重於體制內監督,社會監督政黨監督還不足﹔四是監督方式的轉變,由被動發現到主動發現﹔五是案件的啟動方式的轉變﹔六是用人方面的轉變,一些領導崗位增加公開選拔,減少腐敗發生的機會﹔七是在權力濫用的預防方面,從無形的權力到有形的權力轉變,限權的重點應該是一把手﹔八是在制度作用方面,從制度牆上挂到制度運作轉變,很多制度我們都有,但是制度在睡覺,制度在沉睡,應該要喚醒制度﹔九是在查處重點方面,應該由查處明顯的腐敗到查處隱蔽的腐敗轉變。

程文浩認為,反腐敗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是要對公共權力和資源進行普查。我們現在大量的公共權力、公共資源處在監督的暗區甚至盲區,成為了腐敗的重災區。因此首先要上下普查。另外就是權力公開,包括權力清單制度,還有對權力的清理和壓縮,防止與民爭利。要有決心來逐步壓縮自己的權力,這樣才能實現對腐敗的治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