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推動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成為2014年我省突出抓好的10項重點工作之一。
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省城鎮化建設起步晚、基礎差,受地理區位、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城鎮化水平偏低,城市數量少,城鎮發展布局不平衡,城鎮特色不夠突出,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工業化水平遠遠落后於城鎮化建設的要求。為加快城鎮化的發展步伐,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包括現代新昆明,玉溪、曲靖、大理、蒙自區域中心城市,州市所在地和設市城市,縣城,中心集鎮,邊境口岸城鎮6個層次的全省城鎮體系建設構架的思路。同時,注重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提出“守住紅線、統籌城鄉,城鎮上山、農民進城”的總體要求,按照“做強大城市、做優中小城市、做特鄉鎮、做美農村”和“堅持規劃、突出特色、保証質量、注重節約”的要求,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
然而,與全國水平53.73%相比,我們仍存在較大差距。一個現實是,我省工業化不高,而城鎮化發展水平又嚴重滯后於工業化發展水平,導致工業化、城鎮化與服務業的發展難以形成良性循環。至2012年底,我省城鎮化水平39.3%,工業化水平42.9%,城鎮化水平滯后於工業化水平3.6個百分點。產業集聚能力不強致使社會分工深化細化不夠,人口城鎮化滯后導致需求拉動能力不強,產業發展和集聚缺乏支持,又造成產業發展吸納就業的能力比較弱。而另一方面,城鎮內生動力的疲軟也讓其經濟帶動力無法扛下巨大的社會服務需求,醫療、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務的缺失和滯后,自然也不會讓外來務工者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城鎮化的關鍵還是在‘人’,人留得下來,融得進去,才是真正的城鎮化。”兩會代表委員的這番話,可以啟發很多的思考。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不單單是看到“物”,更須注重“人”﹔不單單是一種“量”的擴張,更需追求“質”的提升。這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把為人服務作為城鎮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的需求和發展角度出發推進城鎮化建設,進一步激活和釋放新型城鎮化紅利。一方面,著力加強產業支撐,讓城鎮為工業化的發展集聚要素,營造環境,提供平台,實現產業與城鎮的深度融合,改變“空心城鎮化”、“片面城鎮化”和“被動城鎮化”現象﹔另一方面,不是簡單的“化掉農村”,而是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市場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管理體制的一體化,提升城市建設的水平,傳承並發展城鄉歷史文脈,打造綠色人文城鎮,讓人民“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