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董振平:長征原因分析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2014年01月21日08: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對於中央紅軍進行長征的原因,有一種觀點認為,是中共(主要是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革命與動員模式選擇的必然結果”﹔傳統的黨史“過份夸大了”王明、博古的臨時中央在政治和軍事指揮方面所犯的 “左”傾錯誤。學術探討,貴在創新,但是創新不能脫離開基本的歷史事實,對歷史不能作主觀臆斷式的解讀。導致中央紅軍長征的原因既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中央紅軍長征是國內外各種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要客觀地思考紅軍長征的原因,必須放寬視野、多視角考察紅軍長征的歷史背景。

首先,國民黨的“圍剿”對革命根據地造成巨大消耗。中原大戰后,隨著國民黨內部形式上的統一,蔣介石得以集中精力解決紅軍問題,連續的“圍剿”即顯示出其堅決的反革命態度。盡管軍事行動接連受挫,卻絲毫沒有改變他“圍剿”紅軍的軍事政治戰略,甚至在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的背景下,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不僅採用持久作戰與堡壘主義的新戰略,還大量增加“圍剿”軍隊的人數。國民黨憑借在軍事、經濟上的優勢資源所進行的持續“圍剿”戰爭,對革命根據地造成了巨大的消耗。

其次,革命根據地遭遇軍事政治的戰略困境。在國民黨軍隊連續進攻與持久包圍之下,根據地軍隊的補給日益困難。紅軍的運動戰術在蔣介石新戰略實施后越來越失去空間,要保衛中央蘇區隻能在內線作戰,採用陣地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紅軍雖連續取得四次反“圍剿”戰爭勝利,但根據地的軍事壓力並沒有解除反而有所加重。同時,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與“左”傾路線的現實危害不容忽視。在軍事上,先是推行冒險主義,后來又變為保守主義和逃跑主義﹔在政治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否認中間階級的兩面性和反動勢力的內部矛盾,實行“關門主義”﹔在組織上,實行任人唯親的宗派主義和懲辦主義,搞“殘酷斗爭,無情打擊”。這些“左”傾錯誤領導導致了根據地空前的政治危機,也加重了根據地的軍事危機。

再次,革命根據地面臨經濟財政困難。根據地的經濟建設能夠為打破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封鎖、穩定和改善人民生活、進行反“圍剿”戰爭勝利提供較好的群眾基礎和物質條件。但國民黨政府對根據地的軍事“圍剿”使得根據地的經濟建設不能正常進行﹔同時,對根據地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與交通控制,對接近根據地的地區實施貿易禁運等,則使根據地經濟財政的補給日益困難。國民黨政府軍隊的包圍圈在日益縮小,蘇區面積也在日益減少,戰爭資源日益萎縮,而根據地大規模持續的擴大紅軍運動更加劇了危機。這種情況因為“左”傾路線的領導變得愈加嚴重。在軍事戰爭激烈進行的時候,“左”傾路線執行者卻在蘇區推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政策,在肉體上消滅地主,在經濟上消滅富農,造成了嚴重后果。

最后,日本帝國主義日益加緊的侵略也影響著紅軍戰略的調整。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帝國主義逐漸控制了東北三省,隨后把侵略中國的矛頭由東北伸向華北,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蠶食華北。針對國民黨政府的妥協退讓政策,中國共產黨堅決主張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北方,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依靠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力。在南方,根據地軍民正處於國民黨軍隊的包圍之中。當得知九一八事變消息后,共產黨立即旗幟鮮明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號召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組織群眾進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並發表對日戰爭宣言。根據當時的政治形勢和國內各階級政治態度的變化,黨初步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並且決定派遣抗日先遣隊突出重圍、北上尋找與日軍直接作戰的機會。黨的鮮明抗日主張與積極抗日行動,決定了紅軍的軍事政治戰略必須適時作出重大調整。

在分析紅軍長征背景、探討紅軍長征原因時,我們既要深刻認識近代中國革命的嚴峻復雜形勢,也要充分注意到中國共產黨建立時間尚短、革命經驗還不豐富的現實。在革命過程中,遇到挫折甚至出現錯誤在所難免,經歷曲折甚至付出犧牲不足為奇。但把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被迫進行長征說成是中共 (主要是毛澤東)的錯誤政策選擇是有違事實的。歷史真相是,中央紅軍的長征是在復雜歷史背景下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放寬視野考察,“革命與動員模式”恰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成功模式。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確立要進行社會革命,並在二大上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在近代中國所有革命力量中是獨樹一幟的。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兩對主要矛盾及其斗爭,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並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無論發生怎樣的曲折乃至挫折,黨牢牢抓住這兩對主要矛盾,始終沒有動搖與改變進行社會革命的信念,始終沒有猶豫與停止反帝反封建的行動。在近代中國廣泛的革命形勢之下,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廣泛的社會動員、開展了最深刻的社會革命,最終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與支持,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

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與動員模式”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因為 “左”傾錯誤的領導,這種模式的內涵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作用也受到了一定限制。即使如此,它與紅軍長征也沒有必然的聯系。至於是不是“過份夸大了”王明、博古的臨時中央所犯的“左”傾錯誤,我們從革命根據地爆發的全面危機中不難看出“左”傾錯誤所造成的巨大危害,而毛澤東的歷史地位是在中國革命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列寧認為,“社會生活現象極其復雜,隨時都可以找到任何數量的例子或個別的材料來証實任何一個論點。”隨意摭拾一些例子,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毛澤東與“左”傾錯誤領導人混為一談是經不起歷史檢驗的。

(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