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全社會關注的“中央一號文件”於19日發布,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打響發令槍。在土地、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等問題不斷積聚的今天,“一號文件”的出台不再在形式上重視“三農”問題,更被視作農村改革四兩撥千斤的政策力量。今年“一號文件”的亮點很多,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明確土地流轉。文件提出,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這讓很多關注農業問題的人不由得“點個贊”,認為這是進一步推動農村土地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
說農地經營權融資重要,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提到,要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隨著“家庭農場”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在政策上正式成為明確方向。
就當下的中國國情來說,常常是會種地者沒有資本,而有資本者卻沒有土地。因為按照現行法律,農民對承包土地隻享有佔有、使用、收益的權利。而要將土地進行抵押、擔保,就需要一種處分權。而讓處分權抵押,就會在事實上形成土地買賣,與維護農民土地經營承包權穩定的大目標不符合。結果,本來一個好的政策,就此形成了一個死結。
其實,無論是農業科技的應用,還是規模化經營的實現,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撐。而讓金融血液給農村“輸血”,也不是搞個“送錢下鄉”就行,必須通過金融市場的資本運作途徑。但對於農民來說,他們除了住房以外,最值錢的財產恐怕就是土地了。前些年,浙江、江蘇等地為了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相繼出台了農地抵押貸款辦法。但最后都沒有做大,原因就是有“動農民命根子”的壓力。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句話有兩層意義,一是說土地是農民保障的命根子,有了“再不濟還能回家種地”這份保障,農業勞動力可以大膽流動到城市﹔另外一層意義就是,農民除了土地再沒有別的依賴,農民想要進入金融市場,通過融資擴大經營,如果把土地承包權作為抵押貸款擴大經營,那就隻能是“以命相抵”了。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收益和風險對等是個基本規律。對於發展現代農業來說,盡管預期收益很樂觀,但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也因此,在發展和穩定的考量之下,地方政府往往更傾向於選擇穩定。而保持農村穩定現狀,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等同於維持農村落后的面貌。
因此,新政策明確了農地經營權抵押,把“失去土地”的風險,變成暫時失去幾年“土地收益”,就將風險化整為零,大大降低了經營失敗的風險。而防范農民參與現代化經營失敗的風險,僅靠風險化整為零還不夠,最根本的還得靠完善農村社會保險機制。隻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民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林權等抵押后,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有保障,從而大膽邁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