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透過一些反映30多年來社會文化變遷的流行語,可以看出——

楊帆:失守“道德底線”誘發文化庸俗化

2014年01月20日11:09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失守“道德底線”誘發文化庸俗化

閱讀提示

30多年來的社會文化變遷中無疑出現了一些低俗、庸俗文化,大體可以用五句流行語作為概括。第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二句:“用身體寫作”。第三句:“誰都靠不住”。第四句:“不是我變壞,是我迫不得已”。第五句:“隻嫁房子不嫁人”。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亦有相對獨立性。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文化氛圍,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由英雄主義向平民主義、集體主義道德模式向個人主義的轉變。“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振興中華”、“改革開放”等帶來了全社會的思想解放﹔同時,諸如“搭上國際最后一班車”、“黃色文明轉向藍色文明”等口號也影響著社會心理。中國人迅速學習借鑒各國現代化的經驗,開展中西文化比較,由此,西方文化熱興起。從“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的潘曉討論,到蛇口風波關於“淘金”合理性的辯論,鼓吹人性的薩特熱、弗洛伊德熱一陣陣掀起,雖有脫離中國實際、脫離中國文化傳統的缺點,但這樣的文化轉型大體上融入了改革開放初期逐漸形成的尊重個人、尊重個人正當利益訴求,合理調節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等社會主流文化心理,也融入了推動改革開放的主流文化中。

上世紀90年代以后,社會心理結構出現了許多變化,一些人出現了信仰真空,把金錢看作衡量一切價值的標准。更加可怕的是,一部分人產生了“不擇手段”追求暴富的心態。1992年我去某開發區,一位曾帶有靠智力致富信念的知心朋友迅速轉為追求暴富者,他對我說了這樣一番話:“這是一個少數人暴富的年代,時間不會太長,我們要抓住機遇趕緊發財,否則的話殃及幾代子孫。”有些媒體連篇累牘地刊播某某迅速成名暴富的故事,殊不知下海失敗的要多得多。我這位朋友也很快因為受賄被撤了職,現在在美國教計算機,還不是依靠誠實勞動?

這樣的社會文化或社會心理的變化,並非靠一些具體例子才能得到証明,而在例証之外,也許一些流行性的社會標簽式語言更有說服力。

30多年來的社會文化變遷,無疑出現了一些低俗、庸俗文化,大體可以用五句流行語作為概括。第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誰”。不同的人對此也許有不同的理解,對不同的人也許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是,無疑卻在慫恿這樣的文化價值觀:不是競爭實力而是競爭“底線”,這種社會文化負面性怎能不令人害怕?第二句:“用身體寫作”。這在社會價值構建中往往導致拋棄責任。第三句:“誰都靠不住”。社會信任度低,人們很容易成為純粹的“經濟動物”。有這樣一個段子一度非常流行:看了《蘋果》知道男人靠不住,看了《色戒》知道女人靠不住,看了《投名狀》知道兄弟靠不住,看了《集結號》知道組織靠不住。這固然有調侃成分,但也反映了人們的一些看法和某種社會情緒。第四句:“不是我變壞,是我迫不得已”。這在近年某些宮廷劇中表現特別明顯。原來,打破道德底線,先下手為強,諸多壞事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誰人無過,但人人以此為由,社會責任很容易就被侵蝕殆盡。第五句:“隻嫁房子不嫁人”。一些房地產商通過捏造“剛性需求”神話,輕而易舉就摧毀了傳統的家庭婚戀價值觀乃至人生觀。

對於社會文化的這種變遷,我稱之為“庸俗化泛濫”。這種傾向不利於我們吸收西方和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反而易於吸收糟粕,自身素質的高低決定吸收外來文化與歷史遺產的層次和水平。

庸俗化越發展,突破道德底線的事件就越多:救助他人反被勒索,醫生賣假藥有理。中國大陸公共汽車的讓座率已遠遠低於台灣地區。現在自動電梯越來越多,一些人卻不知靠右站給他人留出通道。諸如此類現象反映我們的精神文明比起“GDP總量”實在太不協調了。

物極必反。當人們發現國際上有人毫無道理地抵制中國申辦奧運的時候,就煥發起愛國之心。汶川大地震則激發了全社會的救助熱情。庸俗化在無恥中突然受挫,也發生在汶川地震期間。某教師拋棄學生自己先逃,卻堂而皇之以“真小人勝過偽君子”,網絡上有輿論馬上吹捧。現在大家知道,這種網絡輿論也受極少數人操縱,就是和“范跑跑”一樣,他們蓄意解構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

越是更加清醒地自信地認識到,中華民族已進入上升通道,並已度過那不得不以解構自己為代價去突破舊體制的時期,就越需要我們更加注重正面建設,需要嚴肅的社會批判,發揮“正能量”,提高全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