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鄒廣文:今天 我們應該怎樣談文化?

2014年01月13日10:4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今天,我們應該怎樣談文化?

  30多年的中國改革,“文化熱”一直沒有降溫,伴隨中國社會發展的節奏一路走來。文化成了不同學科參與最多、不同社會階層關注最多的領域。而且我們發現,全社會對文化問題的關注,更多情形下呈現為一種非官方的自發行為。今天,文化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們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種新的發展語境無疑也給我們的文化思考與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今天的文化研究應該如何貼近時代?到底什麼問題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文化探討應該怎樣和老百姓的訴求相關聯?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文化討論不是無文本的操作,需要我們訴諸價值關切,因為文化反思的目的是文化自覺。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文化自覺之路應基於理論與實踐的雙重關切,在全球化視野下對人類文化危機的反思和覺醒,並通過積極參與文化變革,獲得文化轉型的自主地位和能力,開拓文化發展新方向、新道路,以期實現中華文化的自我升華。

  從這一視角看,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應該圍繞以下問題達成共識:

  首先,在全球化時代研究文化問題,必須克服非此即彼的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今天的人類,正在由離散時空文化走向同步時空文化,這意味著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所發生的事件,都可能引起全世界關注。在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下,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探索和特色實踐,都開始具有世界意義。

  因此,今天我們思考中國文化發展與實踐,需要培育全球性思維,以自信從容的心態面對世界。思維的偏執既妨礙著世界對中國的認識,也妨礙著中華文明精神的世界傳達。我們隻有以和諧的、建構性的思維審視民族文化的發展,才能做到既汲取其他文明的長處而又不失去自我,進而對不同文化形態所進行的比較、溝通和理解才有真實的意義。與他者文化共同建構新的世界文化體系,才是文化自覺的根本目的。

  其次,要培育健康的文化發展觀,超越文化研究的狹隘視野。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是否真正實現文化自覺,其突出標志是培育一種為全體國人所共同持守的價值觀念。我們這裡所講的健康文化觀,是指在文化哲學層面所確立的人類文化實踐的自覺意識,它是判定一種文化好與不好的基本價值尺度,是引領社會大眾文化風氣的恆久意義追求。當代中國文化觀的建構,必須蘊含經驗與超驗、理性與價值、歷史與未來的雙重關切。

  一種文化觀的確立,意味著要對當下文化現實進行自覺的認識與反思,進而對文化進行能動的價值構建。培育正確的文化觀,是構建和諧社會並發展和諧文化的重要前提,是中華民族文化自覺的重要標志。社會發展意味著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文化必須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器”。

  最后,文化研究要自覺切近中國問題。中國當代文化建設是當代中國文化研究的最基本視域,隻有直面中國問題,把握時代的脈搏,文化研究才能找到源頭活水。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和利益關系的深刻變化,人們的思想日趨活躍,新觀念、新意識不斷生成,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這客觀上也為文化的多元互動發展奠定了基礎,催生了多樣文化形態的形成。當代中國有四種基本的文化形態: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和傳統文化。

  社會文化的多樣化雖促成了中國文化的繁榮,但也造成了各種文化矛盾沖突,如文化的本土與世界、傳統與現代、大眾與精英、事業與產業等沖突,這就需要我們的文化研究自覺強化文化的自省意識和批判意識,立足中國未來發展去妥善化解各種文化矛盾,以保持文化的創造性活力。

  (作者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知名文化哲學學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