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報道(延邊新聞網)

朱坤杰:飛翔的靈魂伴著鳥

記者 張志遠

2014年01月08日13: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朱坤杰老師生前救助受傷的白鷺


  7月2日,琿春環志站的朱坤杰老師心臟病突發,在長春去世。根據她的遺願,她的骨灰被撒到鳥兒生活的大山裡,她要與鳥兒相伴,與它們同飛。

  愛鳥護鳥,是她從小就有的夢想

  朱坤杰生於長春九台,從小愛鳥的她考上哈爾濱的東北林業大學林學系森林動物繁殖利用專業,畢業后在白山市做了17年的老師,之后隨丈夫來到長春工作,做了東煤公司內部報紙的編輯。與鳥為伍,為鳥做事是朱坤杰一生的夢想。她一直計劃著做鳥類環志工作,為鳥類科研做些什麼。朱坤杰對鳥的喜愛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朱坤杰每天都在學習有關鳥兒的知識。

  “最后真正能建立鳥類環志站,還得益於1992年的一句話!”當年記者採訪朱坤杰時,她對記者回憶說。那一年,51歲的她回到學校參加校慶,同學和老師感嘆從事本專業的人越來越少。朱坤杰滿口答應:我退休后,來搞我們的專業。同學和老師記住了她這句話。

  走進深山 鳥兒延續了她的生命

  1996年,朱坤杰大學的老師把自己編的《東北鳥類圖鑒》郵給她,此時朱坤杰退休不到一年,因心臟病幾次入院,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朱坤杰拿起書愛不釋手,她決定用最后的時間重操專業,這一年,躺在醫院病榻上的她病情尚未康復,就趕赴黑龍江和大學老師一起從事鳥類環志。后來,她巧遇國家鳥類環志中心副主任侯韻秋。見她如此愛鳥,侯韻秋就動員她回吉林省做鳥類環志。

  1997年,朱坤杰和丈夫來到琿春,把家從長春搬到琿春的大山溝裡。在馬川子鄉依力南溝鳥類遷徙的路線旁安了家,當地農民見朱坤杰心臟病如此之重,紛紛議論說:“這老太太,不去火葬場排隊,跑到這山溝溝裡遭這罪。”

  然而,朱坤杰自從和鳥打了交道,揣著病危通知書的她再也沒住過院,“要是沒這鳥,我早沒了!”她說鳥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環志11年 為13萬隻鳥上了戶口

  2002年春天,在國家鳥類環志中心的動員下,琿春鳥類環志站成立了。

  朱坤杰一個人忙活不過來,遠在長春的兒媳付宇霞辭職來到大山裡,婆媳環志站有了模樣。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主任侯韻秋說,全國30多個環志站,朱坤杰是唯一一個“個體戶”。

   這是一項有重要科學意義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很費時、費力、費錢的工作。最初,朱坤杰每天隻能做二十多隻鳥的環志,但她一直堅持著。侯韻秋副主任稱朱坤杰的工作,為中國,也為世界的鳥類科研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而朱坤杰本人則告訴記者,她已與鳥兒情定一生。

  11年來,她和兒媳為158種13萬隻鳥做了環志。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環志站捕捉過戴著琿春鳥類環志站標志的飛鳥。朱坤杰的出色工作受到國家林業管理部門的表彰。

  魂歸山林 繼續守護生態延邊

  朱坤杰在兢兢業業做好環志工作的同時,還是生態文明的宣傳員。她幾乎每天都接待慕名前來的群眾,給大家宣講愛鳥護鳥的道理和知識。每年候鳥飛到琿春駐腳的季節,朱坤杰都帶著鳥類挂圖,到敬信濕地,給群眾指引鳥的種類和特征。她的家幾乎成了傷鳥療養院,經常接受救治放生各種受傷的鳥。在朱坤杰的感染下,琿春愛護鳥的市民與日俱增。

  今年6月18日,朱坤杰救治的兩隻雕鸮和一隻白鷺傷愈。這天,朱坤杰給本報記者打電話,委托記者前去敬信濕地放生,沒想到,這是記者與朱老師所見的最后一面。朱老師之所以委托記者給鳥放生,是因為她身患重病了。

  “我婆婆走得突然,但她走得很安詳。眼下孩子在延吉需要我照顧,等孩子安頓好了,我就回來,把婆婆的鳥類環志事業傳承下去。” 付宇霞告訴記者,老人留有遺願,走后不操辦,把骨灰撒到鳥類遷徙的大山裡,她要與鳥兒相伴,與它們同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