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甄嬛傳》為什麼走紅?

閆玉清

2014年01月01日10:04   來源:《求是》

原標題:《甄嬛傳》為什麼走紅?

電視連續劇《甄嬛傳》從2011年11月首播到現在,兩年多時間過去,重播復重播,收視率依然高企。隨著它“闖美入韓又登日”,新一輪關注也風生水起。這種現象很值得研究。

《甄嬛傳》的思想傾向

《甄嬛傳》走紅,很大程度上是以思想的穿透力贏得了生命力,進而提升了影響力。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宮廷劇、戲說劇把封建王朝美化成才子佳人的舞榭歌台,仿佛那是一個可以肆意撒歡的時代,一些年輕人甚至想穿越回去過浪漫生活。《甄嬛傳》則不同,它以一個純真少女在皇帝后宮幾經沉浮、生死搏殺的命運軌跡,狠辣地撕開封建宮廷的重重帷幕,讓觀眾真切地看到“顏色如花、命如一葉”的落寞與悲愴。

皇權之下,等級森嚴。從答應、常在、貴人、嬪、妃,到貴妃、皇貴妃,如登刀山,愈登刀愈尖。政治上的世襲制決定了皇帝必須綿延子嗣,這是后宮“最大的政治”。皇帝客觀條件下的不能專寵與后宮女子主觀意志上的競相爭寵,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些日日自危的女性,為自己爭,更為家族爭,朝廷政治與后宮爭斗絞合一起,成為權謀和腐敗滋生的溫床。《甄嬛傳》對后宮斗爭的展示比一般宮廷劇更為辛辣,但這不是歌頌陰謀、欣賞斗爭,而是借一個個青春女性理想和生命的慘烈毀滅,揭示出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這正是《甄嬛傳》區別於一些同類題材劇的關鍵所在。

有人說,寫人性是《甄嬛傳》火的原因。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它寫出了人性如何被壓制、扭曲、摧殘,表現出濃烈的批判性。馬克思說過,哪裡君主制的原則是天經地義的,哪裡就根本沒有人了。拔出人性中的“蕭艾”,培養人性中的“芝蘭”,是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標志。《甄嬛傳》讓人思考的是,人性的“蕭艾”是在什麼條件下被扶植而滋長,而那些含苞挺秀的“芝蘭”又是怎樣漸漸枯萎?

甄嬛是后宮女子中一個突出的形象,在她身上比較集中地表現出封建社會中女性難得的自主品格和獨立意識。她與人為善,真誠待人,並以智慧和膽識與皇后、華妃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展開抗爭。她的美閃耀著人格的光輝,蘊含著正義感。但等到眉庄被冤,陵容變心,父親因文字獄遭貶,她終於清醒地認識到,鑽入這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扽不脫的千層錦套頭,自己在皇宮的地位就如托在蘆葦上的鳥巢,大風一吹,葦折窠墜。於是,她人性中的“蕭艾”開始出鞘,以抵擋四射而來的風刀霜劍,這與其說是為“惡”變“壞”,不如說是在特定環境下的反抗方式。這一顆蒸不熟、煮不爛、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的銅豌豆,不論是柔順、韜晦,還是抗爭、還擊,人性中的“芝蘭”卻一直未曾凋萎。她如一道耀眼的閃電,刺破了封建宮廷的沉沉暗夜,彰顯出正面的力量,回蕩起進步的足音。

《甄嬛傳》的藝術成就

76集的篇幅不可謂不長,但很多人卻坦陳,這是近年來少有的看完整的一部戲,甚至還不止看一遍。《甄嬛傳》到底是憑什麼吸引了觀眾?

“典型”歸來。隻有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一部作品才能完美。《甄嬛傳》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以精雕細琢的工夫,塑造出一批生動而富有意味的藝術形象。皇帝、妃嬪、宮女、太監,個個有血有肉、鮮活欲出。比如,同樣是敢愛敢恨,甄嬛率性傾情、運籌帷幄,以自己的成功實現了對封建宮廷的反抗﹔眉庄卻是“寧可枝頭抱香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同樣是位高恃寵,華妃艷烈灼目、恣意張揚,皇后卻是將所有的恨意藏在一縷微笑中。每個人都是典型,是一個群體的代表,但同時又是獨特的“這一個”。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這些典型人物,藝術的傾向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而一旦失去了所生存依托的典型環境,也就失去了全劇震撼人心的批判力量。

講好故事。結構縱橫捭闔,情節環環相扣,是《甄嬛傳》吸引人的重要原因。而決定全劇敘事張力的並非隻有歷史的大背景,更有起伏跌宕、揪心裂肺的矛盾沖突和情感糾葛。它以甄嬛的命運沉浮為核心,從歷史的深層發掘出了無數鮮活生動的細節,著力於在人與歷史相交匯的點、線、面上設置情節、鋪陳敘事。像文字獄勃興、“血滴子”行動、准噶爾叛亂,這些人物、事件交錯發展,彼此制約,立體地而不是平面地、多線地而不是單線地構成了一個懸念疊出的故事鏈條。觀眾被裹挾在波翻浪涌之中,欲罷不能。

精心磨礪。《甄嬛傳》的精品意識讓人叫絕。飲食、服飾、醫藥、器物、禮儀、官制,等等,足夠的細節真實把人物放在了特定的藝術氛圍裡,不僅烘托出人物的內心情緒,更給觀眾以強烈的感染。《甄嬛傳》的語言更是傳神而多彩,詩詞和人物、故事緊緊糅合,熔鑄在整個藝術形象中。不能不提的還有演員的表演,像皇帝的飾演者陳建斌,對角色的塑造高屋建瓴,於平實中見深度。甄嬛的飾演者孫儷,則於淡雅中見奇崛,將自己的激情潤物無聲般浸透到人物的每一個人生情境裡,讓觀眾切近地感受到人物的生命氣息和精神光澤。

《甄嬛傳》的啟示

《甄嬛傳》播出已逾兩年,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甚至還針鋒相對。但不可否認,《甄嬛傳》的受眾愈來愈廣,傳播天地愈來愈大,給整個電視劇的創作生產帶來深刻的啟示。

藝術規律不會過時。當前一些影視作品,有意無意忽略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忽視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精心塑造,甚至認為創新就是專門和傳統“對著干”,隻有“奇觀”和“類型”才能與國際接軌。其實,最本真的東西恰恰是藝術作品最應堅守的魂魄。如何既維持住歷史與現實的基本色調,又能滿足觀眾的現代意識和個性要求,需要開拓出影視劇創作生產的新范式。《甄嬛傳》不蹈歷史劇戲說的舊轍,也不循唯史實是瞻的圖解式老路,實現了一次頗具文化意義的藝術突圍。它讓我們深切地認識到,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不會過時,如果不能用好看的故事吸引人,用生動的典型感動人,用精良的制作愉悅人,再深刻的思想都無從談起﹔自然,藝術也需蘊涵思想的精靈,否則就喪失了靈魂,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觀眾喜歡是硬道理。如何評判一部作品,由誰來評判,人民群眾喜歡不喜歡、滿意不滿意、接受不接受、認可不認可是根本標准。文藝評價不能與觀眾的評價背道而馳。傳播學中有個著名的“子彈論”,老假想觀眾是一群頭腦簡單的小兔子,看了言情劇,就學談戀愛﹔看了武俠劇,就學飛檐走壁﹔那麼看了《甄嬛傳》,可能就學權術和陰謀。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我們應當相信觀眾是有審美鑒賞力的。文藝批評要充分尊重藝術規律,充分尊重作家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最大限度地貼近社會大眾的審美心理,才能發揮好助推劑和清醒劑的作用,共同營造影視精品脫穎而出的良好生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