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一流大學須有一流學風

董 奇

2014年01月01日09: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一流大學須有一流學風

現階段,國內很多高水平大學都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學風建設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圖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學風,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精神風貌,他是學習動機、學習態度、科學精神、學習方法、意識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學風既是大學精神和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衡量和評價一所大學辦學品位、育人環境和社會聲譽的重要標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培養一流人才,必須有一流學風。

學風的好壞直接決定高校培養人才質量的高低

優良的學風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精神力量,他一旦內化為全校學生共同的精神需求、行為規范和追求目標,就會對每個人產生強烈的熏陶和感染,產生直接的推動和影響力量。

世界一流大學除了擁有世界一流的學術大師、一流的學生以及一流的教學科研設施、一流的學術成果等,關鍵就在於他們擁有優良的學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雖然沒有圍牆,但隻要置身校園,人們馬上就會被濃郁的學術氛圍、嚴謹的學習風氣所吸引。中央電視台《世界著名大學》攝制組在哈佛大學採訪時,拍到凌晨4點多的哈佛大學圖書館仍燈火通明,不少同學還在徹夜苦讀,哈佛大學嚴謹務實的治學作風可見一斑。而這種安心讀書、潛心學習的風氣和氛圍,令人無限向往。北京師范大學老校長陳垣特別強調學風建設,經常告誡青年學子要注意讀書治學的長期性和艱苦性。他曾說:“讀書並沒有什麼秘訣,如果說有秘訣的話,那就可以說是要有決心、有恆心,刻苦鑽研,循序漸進。”事實証明,學風的好壞直接決定高校培養人才質量的高低,有著優良學風的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整體素質好。

解決學風問題刻不容緩

現階段,國內很多高水平大學都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何謂世界一流大學?學生的一種感性認識是,置身其中,你會產生來這裡求學的強烈沖動。目前我們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在哪裡?筆者認為,學生的學風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雖然目前大學生的學風總體是好的,但通過調查研究和師生座談,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在學習目的上,有的學生存在“混日子”的心理,滿於現狀、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缺乏高遠的成才志向。在學習態度上,有的學生對所學課程專業不感興趣,存在厭學情緒﹔有的同學上課不認真,平時不抓緊,考試靠“突擊”﹔有的同學自制力差,沉溺於網絡世界,而荒廢了學業。在學習紀律上,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同學缺乏科學精神,無視學術道德,存在論文抄襲、考試作弊等違規違紀行為。在學習能力上,有的同學不能主動參與學習探討和交流,缺乏自主學習與爭鳴的意識﹔缺乏創新精神,攀登學術高峰的毅力不夠﹔重書本、重考試,輕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之所以會存在上述問題,主要源於以下幾點原因: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包括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學習能力不足等。有教師方面的原因,包括少數教師職業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感,隻“授課”不“傳道”,隻“教書”不“育人”﹔投入教學的精力有限,教學手段單一,存在照本宣科現象﹔疏於對學生學習指導、督促與考查等。學校管理方面的原因,包括缺乏有效的引導和激勵制度﹔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教學改革、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教學設施的改善與學生規模的快速增長矛盾突出﹔網絡學習資源偏少,自主學習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從嚴治學,推動形成良好學風

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學風建設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恆。

追求卓越,以一流人才標准引領一流學風建設。培養一流人才,不僅是一流大學的責任和使命,更是一流大學找准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獲得持續發展動力的根本路徑。一流學風是造就一流人才的前提和基礎,人才標准的時代發展也為學風建設不斷注入新的內涵。當前,世界一流大學普遍注重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實施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倡導理論與實踐結合、科學與人文教育並舉。在這方面,北京師范大學將以世界一流大學為參照系,堅守並弘揚“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人才培養理念,深入實施英才選拔計劃、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計劃、學生個性化發展計劃、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計劃、國際視野拓展和國際競爭力培養計劃等一系列行動,重構和優化教師、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管理等涉及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努力構建與世界一流大學相匹配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以高標准來引領和推動學生勤奮、嚴謹、求真、創新學風的養成。

育人為本,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校要堅持育人為本,以教學方法改革為突破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實踐。要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學業導師、項目導師、導師組等多樣化的導師制,逐步擴大導師在學生中的覆蓋面。要減少學分總量,改革學分結構,採用多種評價形式。要適應學習方式變革的需要,加強優質教學資源數字化共享服務平台建設,加快開放公共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教育信息資源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北京師范大學全面推進以研究性教學方法為主的教學方法改革,實施新生研討課,通過以探究為基礎的專題式研究性小班課程,培養學生認知和研究能力。學校公布了本科新生導師信息庫,公開每位導師的指導計劃與指導思路,明確導師職責。學校降低必修學分比例,規定選修學分比例不低於1/3﹔實施學業評價體系改革,嚴格成績評定,將平時成績納入課程總成績,將形成性評價在總體評價中的比例提升至40%—60%。同時不斷加快數字校園建設,支持學生修讀國際知名的大型在線平台課程,並給予成績和學分認定。

建章立制,形成學風建設長效機制。建設優良學風,不僅需要春風化雨般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導,還需要嚴格的管理和規范。高校要在教學運行管理、教師教學工作規范、學生違紀處分等方面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建立由教學目標系統、教學質量標准系統、教學質量考核評估系統、教學信息反饋系統等構成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目前,北京師范大學已初步形成了自我調控、自我完善、運行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建立起院系教學質量公示和問責制度,並將著力加強學習環境建設,建立學生創意、創業、社團活動和文化中心,打造學習、生活和實踐三位一體的教育社區,努力把建設一流學風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校師生的思想和行動中,以學風建設的新成效,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保証。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