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鄭風田: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核心是解決發展和穩定問題

2013年12月25日08:58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最嚴厲處罰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具體部署。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討論稿)》。據新華社電

【農業地位】

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會議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

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表示,此次會議明確提出農業要強、農村要美、農民要富,這是在三中全會關於改革總體部署下,對深化農村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的問題更實際,部署更加系統。

“三農”工作依然任務艱巨。會議強調,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程國強指出,今后要以農業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農民富、加快農村小康為核心目標,補齊“四化同步”中的農業短腿,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糧食安全】

我們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會議指出,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

解讀: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黨國英表示,我國歷年來對糧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視,此次也是如此,但重點更加明確,強調口糧的主動權。讓農業基礎穩固,農民安居樂業,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掌握糧食的主動權。

黨國英表示,從現狀看,我國的口糧無論從種類還是總量上,都很充裕,且多年來均增產。但也有潛在的隱患,即當前主要靠較高的價格維持著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如果與國外接軌,一些便宜的糧食進入中國,可能就會有一定的風險。 (記者 蔣彥鑫)

【食品安全】

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關於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會議強調,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要用最嚴謹的標准、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食品安全,也是“管”出來的,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

解讀: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說,隨著生產能力提高,數量已經不成問題。難在質量,回應百姓需求、解決社會性問題,政府要採取有效措施。要治理農業生產源頭,嚴禁濫用農藥化肥等投入品。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秦富認為,今后,從田間到餐桌,從源頭到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整個產業鏈要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規范,要更加完整、系統、安全,實現全覆蓋。

【土地承包】

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

關於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會議指出,堅持黨的農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

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說,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核心是解決發展和穩定問題,維護農民的利益。一些農民進城后工作不穩定,沒有社保,如果承包權喪失了,會影響國家和社會穩定。未來一二十年家庭經營依然是主流,確保農戶的承包權保護了農民利益。

李國祥表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構建為現代農業發展確定了重要基礎,對於確保糧食安全、農產品有效供給、改善農業比較效益低的現狀意義重大。同時,土地流轉在農村非常活躍,不能不顧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盲目通過行政力量推動,而是要與實際情況相適應。

【城鎮化】

農村不能成為留守的農村

會議指出,要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城鎮化,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推動新型城鎮化要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突出特色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讓廣大農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

解讀:

據李國祥等人開展的社會調查,當前一些農村在社會管理方面很多時候無能為力,一些社會問題沒人管,如農村“三留守”、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有的地方仍是空白。村委會、村民自治組織的社會管理工作仍要加強,這對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具有重要意義。

李國祥說,一個村子搞得好不好,關鍵就看有沒有帶頭人,黨組織的力量要強。對於經濟不太好的村子,如何加強領導能力,帶動農民致富,做好社會服務,為農民排憂解難,歸根到底要靠黨委和自治組織發揮作用。

【誰來種地】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關於“誰來種地”,會議指出,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解讀:

專家們認為,解決好這個問題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一家種幾畝地,留不住農業人才。要規模化經營才能讓農業有奔頭、才能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規模化跟工業化、城鎮化相關,隨著人員轉移,一些人不願意再從事農業,可以通過流轉方式把土地租給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獲得租金。”鄭風田說。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韓一軍說,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就是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目前這4種類型的新型主體仍處於初步培育階段。國家要加強培訓、提供政策支持,通過新型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據新華社(除署名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