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辛鳴:解放和增強活力的三個維度

2013年12月23日15:5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解放和增強活力的三個維度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且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那麼,怎樣才能如期實現這個總目標?解放和增強活力是關鍵。

回首來時路,便知日后行。從小崗村的手印到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從溫州的小商小販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從公有制一枝獨秀到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並存,30多年來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於我們不斷地解放和增強活力。30多年后的今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我們仍需要繼續解放和增強活力。在此方面,主要把握三個維度。

解放和增強經濟活力。今天有40多萬億元的中國居民儲蓄余額做后盾,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中國經濟不缺強勁動力。但要讓這動力活躍起來,離不開發揮市場的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是激發經濟活力的關鍵一招。市場的作用從這些年來我們熟悉的“基礎性作用”到現在提出的“決定性作用”,這一變化所導致的體制機制變革的力度以及政策導向迥然不同,將為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供理論依據。三中全會還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這兩個“都是”更為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進一步形成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提供了廣闊空間。

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既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大的活力源泉。很難想象,一個階層固化、管制與審批過度的社會是能夠保持持續活力的。因此,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就是說,今日中國需要通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激發社會活力,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使全社會創造的能量充分釋放。三中全會還具體提出了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一系列著眼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部署,為保障人民權益、讓全體人民平等享有權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比如,隨著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續社會保障制度以及戶籍管理制度的改革與完善,“異地高考”“失地農民”“外來務工人員”等這類特定歷史階段的稱謂將逐漸成為歷史的記憶﹔隨著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形成,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將不再是願景。

解放和增強制度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有多方面的內涵,充滿生機和活力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優勢之一。無論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還是生態文明,所有這些主題背后都蘊含著對建設一個更加公平正義、富裕和諧新社會向往與追求的勃勃生機、巨大活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來這一優勢在制度實踐中有被忽視、被淡化的現象。可以說,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中把我們制度中的活力充分激發出來,從而真正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