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鄭新立:從三中全會看未來中國

2013年12月18日15:36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從三中全會看未來中國

筆者曾經參加過十四屆三中全會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兩個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從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預測一下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用16個字概括,“回應期待,喜出望外,活力大增,股市飆升。”

十八屆三中全會給大家比較滿意的回應,全面回應老百姓的期待和夢想、大家想解決的事、想說的事,這是“回應期待,喜出望外”。所謂“活力大增,股市飆升”,是指會議(三中全會)開完之后,經濟的活力會大增,各方面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消費者都會活躍起來,該投資的投資,該消費的消費。

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質上就是從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發展商品經濟做起,實行市場取向的改革。35年來我國生產力的巨大進步應主要歸因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涉及到的7項經濟領域改革,將會對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解決目前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諸多難題的一把“金鑰匙”。例如,城鄉收入差距拉大是當前我們發展中面臨的最大的難題,這個問題本質是由於城鄉間存在市場壁壘,勞動力、資金和土地等生產要素可以自由地從農村往城裡“流”,但城市裡的資金、技術、人才往農村“流”存在各種限制,這就造成了城鄉差距不斷拉大。《決定》提出由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打破城鄉間的各種藩籬,形成城鄉間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機制,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農村發展的步伐,到2020年農村能順利實現小康。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這次關於國有企業的管理主要有三項重要改革。一個是以管國有資產為主轉變為管國有資本為主。將來成立若干個資本管理公司或者資本投資公司,國有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國有資本可以根據企業績效和國家戰略需要選擇投資與撤資,不僅運作更加靈活,而且增強了國有資本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二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三是允許國有企業員工持股。將來國有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后,管理層也可以持股。我們考察發現,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通用電氣公司(GE)等跨國企業為什麼能成為百年老店,最主要是因為管理層持股、核心層持股、骨干層持股、老職工持股。通過員工持股,企業形成很強的凝聚力,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另外,《決定》對壟斷性行業提出了網運分離的改革,像通信、鐵路、天然氣和電網等網絡部分是自然壟斷性質,網絡運營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進行充分競爭。

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這是三中全會最重要的、也是力度最大的一項改革,是一個重大突破。它對我國未來十年能不能實現全面小康,能不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將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國現在還有近七億農村人口,城鄉收入差距若還保持在3.1:1的收入比,在傳統的農村土地經營模式下,農民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提升,城鄉收入差距也不可能縮小。如果通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行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使用權和經營權分離,這樣既可以保留土地國有性質,又使土地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使農村的土地制度與市場經濟融合。20年前,國有企業就是通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極大地激發了國有企業活力,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實現了高度融合。

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展還比較慢。三中全會提出的土地制度改革,就是使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實現形式發生變化,農村土地的公有制與市場經濟實現高度融合。過去農民是捧著“金飯碗”要飯吃,雖然農民有宅基地,但是不能變成現金收入,資產不能貨幣化,就沒有辦法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舉例說,重慶“地票”制度已經實行了四年,取得了四個明顯效果。第一,重慶市郊區農村閑散的建設用地,包括原來的磚廠、窯廠等土地得到重新復墾。第二,國土部門對整理后的宅基地、新開墾的荒坡地和河灘地等進行丈量確權后入市交易,投資者通過在市場上購買“地票”來獲得規劃部門的工業用地。四年期間,重慶通過“地票”轉讓的土地價值達200多億元,15%給村集體,85%直接給農民。“地票”制度提高了農民收入,而且也解決了建設用地不足問題,還新增了七萬多畝耕地。第三,“地票”市場交易形成了一個土地價格,二十萬元一畝地。農民以二十萬元一畝地作為抵押,申請銀行貸款。目前銀行已經通過土地抵押向農村發放了七十多億小額貸款,支持農民發展多種經營。

因此,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能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將會徹底改變農村面貌。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這次財稅體制改革有些突破,改革預算制度,改革稅收制度,建立責任與支出相適應的財稅制度。財稅制度改革的出發點是實現科學的財稅體制在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發揮制度保障作用。但這次改革還是為今后改革留下了較大的空間。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完善金融市場體系

金融這部分雖然放在“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中,但關於金融的主要改革都體現出來了。一是放寬准入﹔二是建立地方性的監管機構,建立雙層金融監管體制﹔三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用市場機制化解風險﹔四是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由過去的審批制轉為注冊制,由企業和市場機制決定首次公開發行(IPO)。還有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金融體制改革如果能到位,將創造新的紅利,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紅利,人民幣變成全球儲備貨幣,這個紅利比起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勞動力紅利還要大。如果人民幣實現了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國際化,就可以用人民幣直接到海外投資,用人民幣直接支付進口物資,進行國際貿易的結算。這項改革將關系到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放寬准入

我國以前准入重點是開放制造業。進入新階段后,我們要逐漸放開服務業的准入。先開放制造業再開放服務業是我國開放戰略的一個成功戰略。巴西就先開放金融業再開放服務業,其結果是美國控制了巴西經濟命脈,美元比巴西本國貨幣更有競爭力,本國企業和老百姓更願持有美元,而不願持有本國貨幣。因此,巴西長期遭遇通貨膨脹之苦,經濟波動較大。而我們的開放戰略是先制造業后服務業,等制造業發展起來,通過開放服務業來提升服務業水平。《決定》還指出利用我國越來越多的外匯儲備,鼓勵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和國際並購,解決能源資源瓶頸,獲取國外的科技資源和營銷網絡,提升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

建設生態文明

這次提出要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和第三方治理制度。這些改革都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中央會議對我國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已經作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劃和部署,此次三中全會第一次對生態體制破題,並作出了全面的規劃和部署,這對我們建設生態文明,讓老百姓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喝到干淨的水和享受良好的生活環境,將會起到重要的保証作用。

(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