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姚曉丹:戶口何時不再是“北漂”的夢?

2013年12月04日09:0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戶口何時不再是“北漂”的夢?

近年來,北京戶口愈來愈成為社會新聞關注的熱點。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其研究課題“大學招生與憲法平等”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北京考生考入北大的幾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廣東考生的37.5倍,是貴州考生的35.4倍……另外,北京戶口還與買房、購車、享受醫療保險等密切相關。

11月24日,隨著近112萬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走出考場,新一年畢業季全面展開。在這寒冷的冬日裡,找工作是最焦灼的話題。而什麼是好工作?博士張炘煬的回答說出了不少高校畢業生的心聲:“能夠解決北京戶口的工作。”

戶口有多熱?有評論指出,畢業生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找戶口”。實際情況如何,記者採訪了身在其中的當事人。

戶口,意味著被認可

在網絡上,有這樣一個網站——北京戶口網,匯聚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辦戶口的種種新聞和便捷手段。創辦者把創辦初衷用紅字滾動在首頁“希望有一天,戶口不再是北漂的夢想”。

北京戶口網還整合了2012年解決應屆畢業生戶口最多的單位。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以提供609個戶口指標而名列榜首。

不少人認為,戶口意味著身份和認同感,尤其是北京、上海的戶口更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稀缺資源。它背后有各種便利以及可能惠及下一代的高考紅利。

小劉是中國傳媒大學一名即將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她坦言,自己的工作目標是“穩定第一”。“本科畢業時我沒有想過就業,因為本科生留京指標很少,沒有指標就沒有戶口。為了有戶口,我繼續讀研究生。”對於戶口帶來的好處,她認為:“戶口意味著在這個城市扎根,不再漂著。”

大四學生小魏11月24日剛走出國家公務員的考場,第二天就進入了中海油招考的考場。“隻要是提供戶口的工作,我都願意試。對我來說,戶口更多的是一種慰藉,告訴父母,我在這個城市過的不錯,是被認可的。”

選擇薪酬、前景和戶口的糾結

“戶口追逐”熱鬧的輿論背后,是畢業生對於職業發展日趨冷靜的思考。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王化深告訴記者:“近年來回各省市就業的人數越來越多,留京人數每年都有下降。我帶了四個研究生,一個打算去天津,一個去重慶,一個去青島,還有一個就業意向還沒有落實。”王化深認為,這是更理性的選擇,“從發展層面講,北京肯定不是最好的選擇。拿森林打比方,在密林裡,空間有限,每一棵樹都長得一樣。但是在空間大的草地或山坡,樹都是各有特色的。大學畢業生應該走出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在北京大學大四學生劉欣悅的心目中,“戶口、職業前景和薪酬”的排比順序是這樣的:薪酬大於職業前景,戶口排在最后。“我認為初入社會,需要一些原始積累,等到有了一定的個人能力后,才會更多地考慮職業前景。”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學生吳俊超目前正在北京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實習,對於戶口,他顯得有幾分淡然。“如果讓我排列戶口、就業前景和薪酬的話,我的選擇是就業前景第一,戶口第二,薪酬最后。對於戶口,有的話當然更好,沒有也不強求。”

就業,需要更新的是觀念

年輕的畢業生承載著城市的未來,城市如何接納他們,讓他們無憂生活,值得每個人思索。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2012年各區縣主要統計數據,2012年北京暫住人口為784.2萬人,比2011年減少41.6萬人,這是北京暫住人口連續第二年減少。

城市,如何以更包容的心態迎接畢業生?畢業生如何以更理性的心態選擇職業?

王化深認為,就業的焦灼在於不平衡。“特大城市作為人才聚集地,人口的宏觀控制是可以理解的,全都留下來肯定不現實。我認為,上海和深圳實施的積分制可以借鑒。這種量化讓學生看到希望和公平,因為它相當於給畢業生一個承諾:六到七年,一定能轉成常住戶口,在這個時間裡,戶口給下一代帶來的制約相對較少。”

長期從事招生指導工作,王化深發現,就業市場上,人才、崗位的不對接更多來自觀念。“我經常告訴學生,不要看初薪,不要看工資,最重要的是問問自己,你是什麼?你要什麼?你能做什麼?”

日前,民建北京市委也提出建議,根據分數每年解決一定數量的非戶籍人口“遷入”,以此取代目前將戶籍指標分配到“特定單位”的做法。

實際上,北京市目前實行的工作居住証制度已經涵蓋了戶籍的大部分功能,包括買車、買房、入學等。持有工作居住証甚至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參與北京市居民養老保險。(本報記者 姚曉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