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來的中國改革開放,是社會思想的大解放、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和社會活力的大解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書、動員令,是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發動機、推進器。全面深化改革,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目的和條件。隻有蘊藏在全社會的一切活力充分迸發、盡情涌流,才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的詩句充滿著期盼社會活力、呼喚社會活力的激情。大地風雷激蕩,煥發九州生氣。今天,我國改革開放又到了一個新的重要歷史關頭,特別需要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而激蕩“九州生氣”的“風雷”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依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明確提出了“三個解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從而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強大的思想動力、制度動力和社會動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結果,同時也是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標志。從根本上說,“三個解放”,都是解放活力。解放思想是解放思想活力,解放生產力是解放生產活力,解放社會活力是在思想活力解放、生產活力解放基礎上的社會活力解放。活力來自動力,死水一潭談何動力﹔動力蘊含活力,強大的思想動力、制度動力和社會動力,本身就是強大的思想活力、制度活力、社會活力。貫徹《決定》精神,必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著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全面深化改革。
社會活力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時代的標識。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大轉折、大變革的時代。群雄蜂起,諸侯爭霸,“問天下誰是英雄”。這是一個需要思想活力、經濟活力、軍事活力、創造活力的時代,並且是產生了百家爭鳴、造就了群星燦爛、社會充滿活力的時代。近代歐洲的文藝復興,如同恩格斯所說,“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文藝復興催生了思想的覺醒、才能的爆發、巨人的涌現。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制度、推進治理,都是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根本途徑。實現總目標的過程,同時也是民族的生產熱情、創造熱情空前高漲的過程,是公民的責任意識、主體能力迅速增強的過程,是每個中國人實現夢想的力量不斷強大的過程。
社會活力的醞釀和激發,不是一個自然過程,而是一個社會過程,需要積極引導、努力激活。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社會釋放創造力的性質與程度有很大的不同。當生產力發展受到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束縛時,社會的創造熱情受到壓抑,社會就沒有活力,“萬馬齊喑究可哀”。隻有從制度、文化、權利、文化等方面共同創造一個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機制環境,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創造活力才會源源不斷地涌流、迸發出來,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獲得不竭動力和無窮能量。當前,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障礙,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社會活力。面對利益固化的藩籬、體制機制的頑瘴痼疾,要像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指出的那樣,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
社會活力是一個民族、國家生生不息、創新發展的生命力,也就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與“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社會活力表現為社會生產生活的積極性、發明創造的持續性、追求幸福的主動性、沖破桎梏的強烈性,等等,是一種激發社會系統優化升級活性的正能量。充滿活力的社會是蓬勃向上、陽光樂觀,鼓勵奮斗、百折不撓的社會,激發社會活力就是如同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的,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奧秘,就是把蘊藏於社會各種資源、各類組織、各個主體中的巨大活力解放出來,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社會活力是一個民族、國家的財富之源、騰飛之基、長久之道。國家的繁榮昌盛、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離不開強盛的社會活力﹔如果封閉保守、停滯僵化,必然走向衰落。改革開放35年來,無數草根脫穎而出,無數人才層出不窮,正是人的崛起映照出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動的全面深化改革,正是要破除束縛人的解放與發展的體制機制,讓每個人都能夠人生出彩、夢想成真。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是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強大推動。《決定》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從根本上保証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這就從制度層面為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提供了更加有利條件,開拓了更加廣闊空間,創造了更加有力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