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規避五種心理以遏制網絡謠言

 中共鐵道部黨校 邱少明

2013年11月18日14:2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作為無事實憑據的傳聞或杜撰的消息,謠言古已有之,最早見於先秦《呂氏春秋•察傳》。當下備受詬病的網絡謠言,即依托互聯網而產生、蔓延的虛假不實之言論。概言之,催生網絡謠言的主客觀因素復雜多樣,不過,我們尤須重視受眾心理這個層面。

一、宣泄娛樂心理

先講宣泄心理。“宣泄”(catharsis)一詞源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該理論強調,人呱呱墜地便有許多“原始沖動”,必須為這些沖動的釋放找尋出口。宣泄法始終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實質、核心。心理學亦認為,一定的動機誘使一定的行為。當今社會轉型期,廣大網民的負面情緒亟需一個緩釋壓力的減壓閥、發泄情緒的空間域,而網絡具有匿名性、多手段、低門檻、多受眾等傳播特點,遂成為他們的首選平台。具體而言,謠言宣泄有三種情形:一是某些人仇官、仇富,於是或在網上放大官員在作風和工作態度上的問題,捏造性丑聞、貪腐等假新聞以奪人眼球,或杜撰富人所謂的“不良言行”以嘩眾取寵﹔二是某些人平日與他人相左,又法律意識淡薄,還總想報復人,而網絡隱匿性則提供了泄憤機會﹔三是某些人對當前社會現象不滿,卻於社會舞台上難找到被主流文化認可的宣泄途徑、減壓方式和釋放場所,於是他們就訴諸網絡。再講娛樂心理。當前,快節奏的生產生活讓大家每天緊張、乏味,而八卦談資則給予平淡生活以刺激和情趣。實際上,有些人網絡傳謠純粹出於娛樂心理。有的或認為是真的,有的或認為傳謠好玩。基於娛樂心理而傳謠,有兩種情形:一是少數人(包括一些網絡大V)有意迎合部分網民的娛樂心理,演繹一些所謂的事實“真相”,百計千方地吸引“粉絲”關注,以增加自己博客、微博的點擊率、瀏覽量﹔二是有的網民只是覺得網絡謠言“挺逗”而不考慮對被傷害者的感受,聽風即雨,胡編亂造而傳播。

二、窺私獵奇心理

先講窺私心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人的精神意識涵蓋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潛意識包括心靈深處被抑制而尚未意識到的深層欲望、私密想法和恐懼等,它是人心理活動的深層基礎和個體活動的內驅力,規定著人全部有意識的生活。作為人一種潛意識的心理活動,窺私通常體露為對他人隱私的好奇感、探究欲。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制約了人們的窺伺願望,但網絡社會的匿名性、便捷性則滿足並放大了人的窺私欲。人們於網上可輕鬆起底他人的私密信息,隨意侵入他人私人生活空間,對其隱私在網絡傳播時加以夸張、扭曲,網絡謠言便由此而生。再講獵奇心理。心理學家發現兒童自小就有好奇心,好奇心乃人類本能的心理沖動,是人的一大重要個性心理特征。網絡謠言傳播開來的一大動因即一些網民求新、求奇和求異的心理特點。網絡謠言甫一傳播,受眾便會對謠言進行解讀,部分個體雖並非真信謠言,但對網絡謠言有好奇心且希望探究謠言真實性。合理解釋多數情況下應從權威渠道獲取,但權威機構往往滯后。個體隻好參考小道消息,次數多了,謠言反而成為了真相。一般而言,公眾人物、影視明星的私生活和高層人士的“秘聞”常常是網絡謠言的一大題材,而謠言制造者正是抓住、迎合受眾的這一獵奇心理。

三、寧信盲從心理

先講寧信心理。“寧信其有”、“信者恆信”千百年來深植於炎黃子孫的性格之中。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的謠言強度公式是:R(Rumors)=I(Importance)×A(Ambiguity),即謠言=事件重要性×信息模糊性。2012年5月,河北“神收童男童女”謠言肆虐。其關鍵因素是幾乎每家都有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符合謠言強度公式的首個條件﹔調查發現該謠言至少八個相異版本,符合謠言強度公式的第二個條件。之於謠言,個體傾向於認同,而群體極易受感性的、本能的情緒傳染。再講盲從心理。社會心理學指出,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助推、制約著個體交往的深度、廣度、厚度,而於交往的動態過程中,個體因群體壓力的影響,在知覺、態度、判斷、行為等方面易表現出與大多數人趨同而產生交往心理契合。比如,面對廣受關注、熱議的網絡謠言,在無法明鑒的情況下,更多的受眾往往大量轉帖、評論、加工,自我分析和評判能力隨之弱化、消解。換言之,盲從心理加速了網絡謠言在傳播主客體間的自由轉換,使其能在更大范圍內轉發、共享、關注,形成了其獨特的鏈狀、環狀、樹狀的對話結構,從而造成了謠言迅速的傳播、聚合、裂變,“山雨欲來風滿樓”。

四、恐慌焦躁心理

先講恐慌心理。在社會轉型期,網絡謠言滿足了一些人內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懼心理。事實上,一些網絡謠言常相伴於一些重大的突發事件,比如地震、瘟疫、食品安全、世界末日等。在這種個體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隨時遭受嚴重威脅的情勢下,人們便不假思索、不去深究,僅憑主觀臆斷,就輕信各種非正常渠道的消息,“黑雲壓城城欲摧”。比如,近年來頻發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為降低,這就為一些網絡謠言的產生、瘋傳創造了條件。再講焦躁心理。社會心理學指出,大多數當代人或多或少患有精神隱疾,而於某個臨界點則可能激起內心灰色的一面,即“人性之惡”迸發。當前我國既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許多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不確定性、復雜性顯著增加。所以,一些人很難為自己未來厘定清晰的、易操作的預期,這就難免會在心理上、思想上迷惘、急躁和焦慮,社會戾氣彌漫,進而衍生出多疑、猜忌、不滿和攻擊等負能量。而於身份隱蔽的網絡空間,上述情緒極易發酵、膨脹,成為一些網絡謠言的誘發因素。

五、質疑較真心理

先講質疑心理。網絡謠言之所以產生、蔓延,是與權威信息的缺失、滯后、模糊,從而使得大家對公開的、官方的信息不信任有很大關系。網民因質疑官方信息而傳謠有三種情形:一是多年以來,有些傳統媒體以“報喜不報憂”(或少報憂)的方式對突發事件進行信息處理,使自身在網民中的信任度被“大打折扣”,公信力大減﹔二是有的政府部門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讓網民產生不爽的心理感受,增強了他們對政府部門的不信任感,甚至使他們更信謠、更傳謠﹔三是一些地方的不合理、不公平的社會現象不僅沒有及時消除,而且還變本加厲,所以一旦謠言出現,網民便信以為真。官方越辟謠,他們反而越質疑,越相信謠言。再講較真心理。近年來,政府於應對疫情災情、群體沖突等突發事件時,信息公開機制尚不健全,遲滯、不全面、不客觀等現象時有發生。廣大群眾不能及時知悉突發事件的實情,但他們內心又迫切地希望探究事件的本來面目。此時有關部門若反向而行,習慣於封鎖消息,必然造成網上傳言“滿天飛”,“大道不走小道走”。越“捂蓋子”,越授人口實,越給人“貓膩”感。如今,一些網民已將網絡傳言當成“倒逼”真相的一大重要方法。比如,他們公開發布一些傳言,主動“求”政府等相關方來“辟謠”。為此,政府部門須切實保証公眾的知情權,徹底跳出“出事→隱瞞→捂不住→漫天流言→被迫發布實情”的被動尷尬怪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