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肖明江: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2013年11月15日09:17   來源:經濟日報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共同為之努力。在前進道路上,面對風險挑戰和危險考驗,我們唯有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進一步培育攻堅克難的頑強斗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加光輝燦爛的前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重任和理想夙願。“中國夢”是強國的夢、是富民的夢,是激揚的夢、是美麗的夢。因為有夢,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前赴后繼,拋頭顱洒熱血﹔因為有夢,無數普通人埋頭苦干,用辛勤的汗水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黨和人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以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努力把“中國夢”變為現實。

(一)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的顯著成績,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基礎。

近代以來一步步走向衰弱、又從災難深重中掙扎著站起來的中華民族,從內憂外患、一窮二白的困境中發展起來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先后實現了三次歷史性轉變,即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三次歷史性轉變前后貫通,是根本改變中華民族命運、深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變革。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30多年保持近10%的經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30倍以上﹔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一件件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大事、喜事,極大地展拓了中國人的國際視野,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此外,中國在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彰顯了中國力量,讓國人、世界對中國發展抱有堅定的信心。中國沒有被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壓垮,快速有序地開展抗災和重建工作,極大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苦難和挑戰中取得的成績,彌足珍貴,為實現中國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不僅要看到已取得的成就和輝煌,更要清醒地認識到責任的重大。要看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緊迫,如期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十分艱巨。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必須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

(二)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

走中國道路,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國近代以來求獨立、求解放、求發展、求富強的必然。回望歷史,找到這條正確道路,極為艱辛、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正是沿著這條光明大道,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與發展,社會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成就斐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了歷史性躍升,我國正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形象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這是一條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的路。這條道路,“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意願和期盼,凝聚著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的奮斗和犧牲,凝聚著全國各族人民的奮斗和實踐”,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實踐証明,這條道路適合中國國情,有著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能夠給人民帶來幸福美好生活,極大地增強了13億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發展中國、穩定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條道路,讓中國人在對歷史規律的准確認識,對基本國情的准確把握,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基礎上,達成思想共識,形成理性自覺,不斷增強著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向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三)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回顧歷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緊緊依靠人民、帶領人民,完成了決定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三件大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並開創了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道路,離實現中國夢的奮斗目標越來越近。實踐証明,歷史進程中的中國夢,不論是要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還是力求民富國強,都與人民息息相關,其主體是人民,落腳點也是人民。因此,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之夢,隻有人民才是中國夢的核心價值和動力源泉。

進一步看,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過去,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未來,我們也一定能緊緊依靠人民,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礡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國夢。

(四)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國精神的本質內涵,既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也是當代中國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力量所在。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成為一條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成為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激勵中國各族人民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弘揚這一偉大的中國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凝心聚力,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一個人如此,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同樣如此。沒有精神支撐,就難有全民族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難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斗,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今天,中國進入轉方式的關鍵期、發展的轉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前所未有,更加需要我們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構筑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匯聚起13億人共圓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中國夢是一面精神旗幟。中國夢引發中國人民的情感共鳴,體現了一代代中國人在苦難中重塑輝煌的情感願望,反映了中國人民發自心底的聲音。中國夢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注入了新內涵,提升了新境界。有了中國夢給予的歸屬感、位置感、方向感,有了中國夢給予的明確目標,必將進一步激發人們內心深處追夢、圓夢的精神,產生不竭的精神動力。

總之,中華民族是充滿自信的優秀民族,中國共產黨是充滿自信的先進政黨。正是由於充滿自信,我們的民族歷經五千多年奮斗與苦難而自強不息,我們的黨歷經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磨練與考驗而愈益堅強。今天,匯聚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伴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必將為實現中國夢宏偉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和精神動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