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一編 十八大后的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

2013年11月14日14:5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十八大政治報告

自從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特別是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來,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的問題就不斷地被提起,國際社會也不時有“中共將成為下一個蘇共”的議論、猜測和預言,言外之意是說,中共是蘇共的模子刻出來的,既然蘇共的“冬天”已經來臨,中共的“春天”還會繼續下去嗎?其實,稍微對歷史有點了解和不帶偏見的人都清楚,蘇共曾是中共學習的榜樣不假,但今日的中共和昔日的蘇共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推進自身建設,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一個既堅持原則、永葆本色,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現代化政黨。這可以從中共的發展歷史中看出來,也可以從中共十八大報告所宣示的政策主張中看出來。革命時期,雖然如毛澤東所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但中共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在實踐中開辟了一條不同於十月革命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共雖然認為,“蘇聯共產黨就是我們最好的先生,我們必須向他們學習”,毛澤東甚至憧憬“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但中共也沒有唯蘇聯模式是從。1956年前后,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中國共產黨開始重新審視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並逐步實現了從“以俄為師”到“以蘇為鑒”的轉變。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這一時期建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更是帶領中國人民走上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走出一條不同於蘇聯道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的中共早已不是過去的蘇共,甚至也不是三十多年前的自己。中共十八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共的發展將迎來一個新的時期,也標志著中共正更加自信和堅定地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庄大道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