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專家解讀:改革要素價格完善金融市場體系

記者 劉振冬 蔡穎
2013年11月13日09:0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改革要素價格完善金融市場體系

  在改革全面進入深水區的關鍵時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重大部署。對於肩負促進經濟轉型重任的金融領域,三中全會提綱挈領地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要求。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首先要針對要素價格方面進行改革,以便使未來的金融體系能夠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去幫助解決經濟的結構性矛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既然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金融市場的發展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看來,經濟轉型加大了金融體系轉型的緊迫性,要求未來的金融體系能夠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去幫助解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這就要求金融市場從准入到退出環節,全部按照市場機制運作,包括金融產品的定價機制、金融機構的准入、金融機構的運作、市場行為的規范化等等。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証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稱,“目前,我國金融體系難以維持經濟持久穩定增長。金融呈現出高度的壟斷性,競爭不充分,價格不透明。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相對較低,自身還積澱了很多風險。因此,首先要推動中國金融體系的基因變革。”

  “同時,要推動中國金融結構的市場化改革。中國的金融結構缺乏彈性,這意味著難以分散風險、配置風險,一旦金融危機來臨,金融的脆弱性就會體現出來。因此,必須塑造一個富有彈性的金融體系,吸收和平緩這種風險。要改變金融結構,最重要的標志就是大幅度提升証券化金融資產在整個金融資產池的比重。大力推動資產信貸化、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是改變中國金融結構的根本舉措。”吳曉求表示。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首先要針對要素價格方面進行改革,然后是豐富金融產品,最終形成一個包括貨幣、債券以及資本市場的完整的金融體系“利率市場化和完善我國外匯市場是大方向,然后通過金融產品的創新來支撐這一改革進程。”他說。

  盡管存款利率市場化並未放開,但是,“銀行間大額存單將擇機推出,這也將是完善利率市場化的一大金融產品。未來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將打破金融壟斷、刺激金融市場化體系加速完善。”宗良說。

  歸根結底,推動金融市場轉變的基因來自市場。吳曉求認為,互聯網金融將推動金融體系發生基因的變革,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匯率方面,未來將有望擴大匯率市場參與主體,引入更多金融機構、企業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宗良認為,匯率改革不是簡單的、孤立的,還包括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放開,對內對外共同形成市場體系。

  全會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要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這也為推動匯率改革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提供了契機。

  “推進金融體系的開放,其標志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應分兩步走:第一步要使其成為可交易貨幣﹔第二步要實現利率市場化,同時人民幣要可自由兌換。”吳曉求說。

  在張承惠看來,金融轉型應當抓住三個重點:第一,著力解決金融資產定價機制和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扭曲的問題,提高金融運作的市場化程度,使金融機構真正成為自主運營、自擔風險的市場主體,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二,建設和完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使金融資源能夠順暢地流向經濟的不同層次,特別是要改善末梢循環。第三,積極發展資本市場,以聚集和配置金融資源。

  還有多位業內專家認為,完善金融市場體系還包括民間金融的規范發展,放開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已是大勢所趨,這將激發金融機構市場活力,最終有利於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