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劉梓良:讓新聞培訓充分釋放生產力競爭力

2013年11月13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聞事業飛速發展,形成了多種類、多功能、多樣化的新聞傳播體系。然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傳統的以媒體數量擴張和信息增量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發展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推動新聞事業健康發展,必須實現從外延式發展到以提升素質和質量為主要特征的內涵式發展的轉變。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圍繞提升新聞隊伍綜合素質、推動新聞行業內涵式發展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

我國新聞行業發展現狀

從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新聞從業者的調查看,目前我國新聞隊伍呈現“三多一少”的新特點。“三多”即年輕人多、非新聞專業背景人員多、高學歷者多,“一少”即拔尖人才少。在新聞作品質量上,存在“一高兩低”問題。“一高”即一般性報道比例高,“兩低”即深度報道比例低、前瞻性報道比例低。

這些問題的存在,與當前新聞理論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新聞行業內部評價機制有著直接聯系。從研究方法來看,在新聞理論研究中存在拘泥於單一“事實”要素,過於關注活動對象,缺乏對活動主體關注的現象。從理論建構來看,在新聞理論研究中存在側重於客觀、真實呈現事實,缺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深層價值進行研究的現象。從新聞評價機制來看,一些新聞媒體在考核過程中往往採取單一量化考評方式,即薪酬與工作量直接挂鉤,這就容易導致一些新聞從業者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不重視作品質量等問題。

創新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理論

針對我國新聞行業存在的問題,需要創新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理論。

在研究方法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主客體的辯証統一出發”,強調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統一,擯棄單一的“從客體出發”的研究方法。新聞不是“事實”單一要素的簡單呈現。運用什麼方法來認識和挖掘事實的價值,傳遞怎樣的價值主張和社會責任,通過什麼樣的形式來表現作品,無不與從事新聞工作的“人”的綜合素質息息相關。這就要求更加注重新聞從業者綜合素質的提升。

在理論建構上,需要確立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採編綜合素質培訓理論體系。知識經濟生產的核心要素是知識提供者的學識、技能、道德等綜合素質。這就要求在准確把握新聞實踐活動規律基礎上,科學構建新聞工作價值體系,從整體上把握新聞從業者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創新能力。

在新聞評價機制上,需要加快建立以加強新聞隊伍培訓為途徑、以提高新聞從業者綜合素質為根本、以社會責任有效引導為使命、以科學評價為舉措的長效動態考評機制。這就要求從以往單一量化的評價方式向對新聞從業者的知識結構考試、專業技能考查、職業道德考評、創新能力考核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轉變。

基於以上認識,課題組組織新聞界30多位專家,歷時3年編寫完成委托項目的子課題《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教材》,為開展新聞從業者培訓提供了一套內容豐富的教材。

構建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機制

在充分運用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構建了以科學確立培養目標、精心編寫培訓教材、綜合運用培訓方式、系統制定考評規則、有效建立激勵與約束措施為主要內容的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機制。

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知識結構、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創新能力四個方面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圍繞解決當前新聞隊伍存在的理論素養不高、專業技能欠缺、職業道德意識淡薄、創新能力亟待提升等問題展開,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和針對性。

培訓階段。一是專業知識培訓。針對當前新聞從業者知識面較窄、理論素養不高的狀況,重點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哲學、邏輯學、社會學、心理學等13門學科知識進行培訓。二是專業技能培訓。針對目前新聞從業者中有相當比例的非新聞專業背景人員這一問題,聘請專家學者講解從事新聞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業務知識,包括提高基礎採訪與寫作能力、深度調查與取証能力、媒介內容編排、設計與制作能力、新聞報道策劃與媒體活動組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技術與工具使用能力等。三是職業道德培訓。對新聞從業者中出現的自律意識淡漠、社會責任感亟待增強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新聞隊伍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引導新聞從業者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提升職業道德水平。四是創新能力培訓。著眼於改善新聞從業者研究意識不足、研究能力欠缺的問題,培養其關注、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訓方式。培訓採取學員自學與網絡遠程授課和專家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員按照《新聞採編綜合素質培訓教材》的編排內容,在分階段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通過現代網絡傳輸技術,隨時觀看有關專家學者同步進行的遠程授課。

考試考核。上述每個階段的培訓結束后,對學員分階段進行知識結構的考試、專業技能的考查、職業道德的考評和工作業績的考核。

在提升綜合素質中推動新聞行業科學發展

新聞行業走以提高新聞採編綜合素質為根本,以社會責任有效引導為使命,以建立科學評價體系為保障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有助於完善新聞從業者的素質結構,提升其深度發掘事物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認識能力,進一步提高新聞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質量﹔有助於強化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理念,增強新聞從業者的職業認知與社會責任感,養成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的良好工作作風﹔有助於培育新聞從業者在新形勢下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導向價值(引導力)、真實價值(公信力)和受眾價值(影響力)的有機統一,有效肩負起圍繞大局、服務人民、凝聚力量和引導輿論的責任。

從2011年8月開始,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與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內蒙古記協合作,對全區8252名新聞從業者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分階段系統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新聞從業者綜合素質明顯提升,職業道德意識明顯增強,新聞作品質量明顯提高。實踐証明,隻有致力於提升人的綜合素質,把人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與根本,才能有效克服新聞行業出現的學習觀念淡薄、忽視長遠發展、職業理想淡漠、實用主義與功利思想滋長以及報道方式陳舊和缺少新聞發現力等問題,真正轉變與創新新聞行業發展方式,為新聞事業注入生機與活力,促進新聞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為中國記協新聞培訓中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科學建立新聞工作價值體系與有效提升我國新聞媒體傳播能力研究》首席專家)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3日 07 版)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