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說,黨的一系列創新理論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總結,是對人民群眾生動實踐的高度凝練,抓住了根本,彰顯了人民性、徹底性,具有說服和掌握群眾的內在潛質。工作中我們普遍感到,理論掌握群眾還有一定難度。
難就難在理論“折疊”了現實。有人認為,理論掌握群眾的最大難點在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都忙於物質生產,對理論沒有興趣,甚至是與理論天然絕緣。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廣大群眾火熱的社會實踐,是理論的“血脈”“種子”和“搖籃”,群眾與理論具有天然的內在關聯。特別是在社會轉型時期,理論與群眾之間存在更大的互動空間。因為,這一時期是理論創新創造的活躍時期,同時也是廣大群眾理論需求更加旺盛時期,他們十分渴盼站在理論的高度,運用理論思維,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和無限繁忙的生產實踐中,抓住問題本質,看清發展趨向,把握政策走向,獲得生活智慧,服務生產發展。理論掌握群眾的根本難點,不在於群眾有沒有興趣和需求,不在群眾這一方。
那麼,究竟難在哪裡?難就難在理論“折疊”了現實,難在理論自身這一方。這就是說,現實就像一塊大的幕布,它不僅五彩斑斕、生動活潑、可觸可感、寬廣無邊、神奇莫測,而且,它還直接籠罩著、包裹著人,為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最直接最堅強的倚靠,人們自然時刻離不開它,很喜歡它,更容易理解它。而理論則不同,它是人們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則,運用一定的邏輯工具,依托特定的載體(如范疇、概念等),對這塊幕布一次又一次的裁剪、濃縮和折疊,以此試圖縮小幕布的“延展面”,靠近“中心點”,抓住最本質。所以,盡管理論的“根”在現實,但它的“長相”“性格”“待遇”等,卻與現實大不相同,它抽象濃縮,遮掩了現實的直觀可感性,很難被普通大眾直接捕捉、一下子理解。況且,理論往往是“他人”的產物,即理論一般都是社會專門人員,憑借自己的認知模式、知識准備和表達習慣而對現實的抽取,不是群眾自己親自動腦動手“折疊”出來的。這樣,群眾掌握理論,既需要豐富的實踐經歷、一定的理論知識、理論思維作為背景,還需要大腦的積極主動參與——用自己大腦既定的思維框架,來認識他人的思維成果。顯然,這又增加了理解理論的環節和難度。
那麼,理論能夠不“折疊”現實嗎?不能。否則,理論就成了它物,成了“非理論”了。理論折疊現實的必然性在於,世界上可以叫做“現實”的東西太多了,現實這塊幕布太寬廣無垠了,人們為了能夠抓住最根本的那些現實、預測未來、改變現實,必須要對大量繁雜的具體的“現實”,進行必要的濃縮、折疊、抽取和排列,才能便於大腦進行分析與綜合,最終搞清楚現實的“廬山真面目”。
理論掌握群眾的有效著力點:呈現理論的“底色”。化解理論的抽象性,有效傳播理論,就需要呈現底色,重返現實,即把“折疊”起來的理論全面鋪展開來。一是追溯源頭。講清理論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全面闡釋某一理論究竟是回答和解決什麼樣的現實問題的,讓群眾明白理論的現實價值,激發群眾學理論、用理論的熱情。二是呈現過程。講清理論是如何從現實中一步步抽象出來的,用一個個具體過程化解理論的抽象,增強理論的“現場感”“動態感”、直觀性。三是找准接口。具體翔實的數據、生動活潑的事例、典型突出的人物、意蘊深厚的俚語等,都是現實的“外衣”,是理論和實踐的“接口”,它們最容易被群眾感知和理解,理論掌握群眾,隻有首先從這些“外衣”切入,然后逐步脫掉“外衣”,才能一點點培養理論思維,一步步接近理論內核。
(作者:哲學博士,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干部)
相關專題 |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