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回顧與展望:2013年北京論壇開幕式在釣魚台國賓館隆重舉行

2013年11月04日11:22   來源:北京大學新聞中心

原標題:回顧與展望:2013年北京論壇開幕式在釣魚台國賓館隆重舉行

  又到北京最美麗的季節,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再次與世人重逢。今年恰逢北京論壇舉辦十周年,11月1日上午,論壇開幕式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各國學者嘉賓、政界商界精英匯聚一堂,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回顧與展望”為主題,論道北京,探討文明與文化在推動世界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由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朱善璐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韓啟德,聯合國副秘書長約瑟夫 裡德,聯合國文明聯盟高級代表、第6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納西爾 阿卜杜勒阿齊茲 納賽爾(Nassir Abdulaziz AL-Nasser),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伊克巴勒 裡扎,澳大利亞前總理、國會議員陸克文,新加坡前外交部長、嘉裡集團副董事長楊榮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校長馬爾科姆 格蘭特(Malcolm Grant),韓國SK集團副董事長金在烈和夫人梁壽子,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事務總長朴仁國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中國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郝平,中國人民外交學會黨組書記盧樹民,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員會書記苟仲文,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院士。各國駐華使節以及來自中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等機構代表也參加了開幕式。

朱善璐主持

  朱善璐引用“十年磨一劍”形容北京論壇十年來的經歷與積累。北京論壇十年來初衷不變,保持鮮明特色的同時,與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同行,為世界貢獻思想、智慧和力量。他說,北京論壇十年來的足跡向世人表明,追求和諧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全人類的共同期待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提醒,希望本屆論壇能夠匯集全球學者共同的思想與智慧,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韓啟德致辭

  韓啟德首先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今年是北京論壇創辦十周年,十年來雖然每年論壇的主題不同,但專家學者們圍繞文明的和諧和共同繁榮這樣一個核心問題,針對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學術探討,北京論壇所創造的理念,已經成為全球有識之士的普遍共識,而北京論壇本身也發展成為一個弘揚文明和諧、促進文明對話的很好的平台。中國主張加強人文交流是基於構建和諧世界的長期目標和現實問題,是對自身優良傳統的繼承,是對自身發展水平的判斷,希望通過北京論壇這一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為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約瑟夫 裡德致辭

  約瑟夫 裡德在致辭中說,經過十年的發展,北京論壇正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今年論壇的主題“回顧與展望”恰如其分,各國學者有必要一起回顧十年來取得的成績,並展望未來的發展之路。裡德先生還特別提到聯合國與北京大學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與基礎。致辭最后,裡德向與會代表強調了北京論壇在當前的時代意義。他指出,面對氣候變化、宗派沖突、食品危機以及金融危機等諸多時代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立解決,世界需要一個能夠使各國聯合起來、平等對話的平台——北京論壇正是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潘基文在視頻致辭中談到聯合國的千年發展目標,他希望能夠終結貧窮,能夠把氣候變化變成一個綠色增長的機會,能夠團結在一套大膽的、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周圍,能夠通過投資與教育獲得健康和體面的就業機會,讓所有人享有自由和民主。他對超越國界、採用跨文化合作解決全球面臨的問題這一方式充滿信心。

郝平致辭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郝平說,先哲早已認識到人文精神和人文力量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歷史進步中具有的獨特功能,是推進文明和諧與共同繁榮的基礎,是構建和諧世界的重要力量。教育作為人文精神和人文力量的載體,一直被中國政府所重視。中國教育部積極推進教育的國際合作,提高中國的教育國際化水平,推動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北京論壇不僅是國際人文交流平台,也是重要的國際智庫平台,在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增進人類福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智庫建設,強調要建設新型智庫,北京論壇應當進一步會聚全球智庫資源,發揮智庫作用,為完善和創新全球經濟社會治理貢獻經驗和智慧。

  美國前總統比爾 克林頓在視頻致辭中指出,北京論壇的主題是“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這一主題的提出及時而重要。當今世界的權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散,然而機會的分配卻並不均等。北京論壇將全球的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討論城市化、環境保護及當代的其他挑戰,從而協助我們增進理解,為正義事業而團結,以幫助我們構建一個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未來。感謝各位擁護人道主義,為構建一個共同繁榮、共擔責任的未來,以及營造一個人類共同擁有的世界而不懈奮斗。

苟仲文致辭

  苟仲文在致辭中把“北京論壇”比作一張“學術名片”,一座促進文化交流的“橋梁”。他認為北京論壇不僅推動了跨文化溝通與對話,促進了各界的交流合作,而且也提升了北京的城市文化品位。北京的發展已進入了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階段,北京不僅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更要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北京論壇與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理念相得益彰,體現了北京開放的胸襟,提升了北京的精神高度,北京市政府非常支持北京論壇的發展,將給予北京論壇一如既往的支持。

朴仁國致辭

  朴仁國在致辭中說,自2004年8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第一屆北京論壇以來,北京論壇的主題和內容不斷豐富,來自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學者與領導人參與其中,此次論壇更是邀請到了55個國家的知名學者和領導人,他對此表示欣慰與自豪。北京論壇十年來的發展也証明北京論壇的主題——“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過去的十年充滿挑戰,人類需要堅定立場,拿出15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勇氣迎接挑戰。北京論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和發展的。北京論壇日益豐碩的論壇成果,更彰顯著東北亞地區在世界經濟與學術地位的重要性。他衷心希望北京論壇能夠成為學界典范,匯集智慧、創造價值,促進人類的繁榮。最后他引用中國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對北京論壇表達了誠摯的祝福。

王恩哥致辭

  王恩哥說,北京論壇的十年歷程証明對話、溝通與理解正在成為文化交流的主導,學者們在知識中追求更加廣泛的認識與包容,展現出了令人尊敬的良知與遠見。十年后的今天我們已經習慣在多元世界中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北京論壇將繼續從共識出發,廣泛吸取人類多樣的文明傳統,努力實現社會思想的更新。同時,北京論壇的成長壯大也離不開全球學者的積極參與,也得益於來自國際組織、世界知名學術機構等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王恩哥向長期關心北京論壇建設和發展、給予北京論壇支持和關注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北京論壇繼續得到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使北京論壇在下一個十年中再創輝煌。

納西爾 阿卜杜勒阿齊茲 納賽爾演講

  納西爾 阿卜杜勒阿齊茲 納賽爾作特邀演講。他首先感謝北京大學和北京論壇的組織者創造這個平台,讓聯合國的成員國、學術界、媒體以及其他的各個組織成員都能夠在此進行對話。納賽爾指出,大會的主題是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而跨文化對話有助於我們了解當前的國際事務,實現和諧與穩定,進而帶來繁榮。要消除和諧社會的潛在危害,就必須創造一個尊重人權的環境,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促進我們相互的理解和寬容,讓社會走向和諧,走向繁榮。納賽爾表示,中國擁有豐富的文化傳統、文化遺產、思想資源和人文精神,在促進宗教、人權以及文化多樣性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必將為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北京論壇和聯合國文明聯盟有著同樣的願景,即實現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聯盟希望通過鼓勵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間的對話,和北京論壇一道,推動這一願景的實現,同時也希望夠通過北京論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鼓勵中國的企業能夠加入聯合國文明聯盟,一起實現區域內的文明和諧與共同繁榮。

  在稍后進行的主旨演講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新加坡原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倫敦大學學院校長、英國國家健康中心主席馬爾科姆 格蘭特(Malcolm Grant),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劉偉分別發言。朴仁國主持主旨演講。

馬凱碩演講

  馬凱碩在主旨報告中強調,北京論壇的重要性來自於當下人類正在經歷的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人類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尋找再平衡,而這種再平衡應當是和平的進程。接著,馬凱碩從再平衡出現的原因、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三個方面對當今世界形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當今世界和平局面的原因在於“現代科學和科技”、“理智和邏輯的廣泛傳播”和“自由市場經濟”三個規則群匯合成一個合力。這幾個要素相互作用,推進世界的和平發展。他承認,當今世界上有文明沖突、權力濫用、地緣政治摩擦等問題,“我們都承認我們是不完美的”。但人類的共同目標是實現文明的和諧,所以要共同決定,互相學習、尊重,平等對話,才能實現世界的和諧與共同繁榮。

馬爾科姆 格蘭特演講

  馬爾科姆 格蘭特先生的大會主旨報告圍繞當前全球中產階級的迅速增長與高等教育機構的應對展開。他指出,在過去的十年中,世界頂尖大學已經開始覺醒,在教育領域出現了諸多變化。首先是世界范圍內學生人數的迅速增加,這不僅是世界人口增長的結果,同時也是教育民主化的結果。與此相適應的,世界各個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投資也在大幅增長。然而由於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教育機構也都受到巨大的經濟沖擊,學生人數的增長與資金捉襟見肘的矛盾最終引起學費的提高、獎學金的縮減與歐洲收費教育的普遍開展。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中產階級的上升與國內教育資源的有限之間的矛盾引起留學勢頭的持續強勁,在這一背景下,各個國家也在積極進行教育改革,提升本國教育的國際化水平。格蘭特先生接下來談到大學間的競爭與大學的經濟效益問題,他指出,大學作為科技前沿陣地對經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國政府也愈發重視本國大學排名,並由此加強了對大學的重視與投資,世界頂尖大學之間與本國各個大學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后他對當前世界的高等教育機構提出了兩個建議,首先是大學領導應主動打破學科界限,以跨學科交流合作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其次,全球頂尖大學之間應當積極合作,資源共享,以此促進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而這也是時代對教育機構提出的挑戰。

劉偉演講

  劉偉發表了題為《中國實現發展的根本在於創新、在於改變發展方式》的主旨演講。在演講中,劉偉探討了中國經濟三十年來的發展水平與當下機會、發展條件變化、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需要什麼條件四個問題。劉偉說,從GDP總量上看,中國經濟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從人均GDP方面看,中國的人均GDP三十年來保持了年均8.7%的增長,已經步入了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如何利用歷史機遇,實現從上中等收入國家到上等收入國家的跨越,大體趕上當代一般的發達國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機會。劉偉認為,三十年后的今天,供給和需求這兩個經濟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到了上中等收入階段,要求一個國家無論是宏觀經濟的調控方式,還是企業的微觀管理方式,必須作出根本性的變化,從善於對付短缺經濟到善於應對過剩的經濟。劉偉說,當前中國經濟既有通貨膨脹的壓力又有經濟下行的風險。破解這一難題,需要經濟結構的升級,結構升級一定要靠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包括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投資與消費的結構等等。“如何在新的發展階段適應中國現代化發展新的歷史要求,完善中國的制度改革,推進制度創新成為我們現在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所在。”

  北京論壇創辦於2004年,每年舉辦一次,由北京大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共同主辦,迄今已有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700多位政要和知名學者參加了這一學術盛會。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致力於推動全球人文社會科學共性問題的研究,促進世界范圍內的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

  本屆論壇下設六個分論壇、一個圓桌會議、三個專場和一場對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