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梁朋: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有新突破

2013年11月04日09:16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有新突破

財稅體制改革不僅是一個經濟范疇,而且是一個政治范疇,不僅涉及中央與地方之間、不同地區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責權利關系的調整,而且還涉及個人、企業和政府之間利益關系的調整,涉及政府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定位與作用,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從歷史和現實的經驗教訓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財稅體制改革對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有著深遠而重大的影響,確實是一項事關治國安邦、強國富民的重大改革。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如何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關系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如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應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

筆者認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財政作為政府活動的物質基礎,其收支范圍實際上就是政府職能范圍和資源配置作用在經濟上的反映。長期以來,我國政府職能既存在“越位”問題,同時也存在“缺位”和“不到位”問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應根據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國情,來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凡是市場能夠解決的一般性競爭領域,財政可以逐步退出﹔要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凡是市場和企業能決定、能辦好的事都要交給市場和企業。政府要以彌補市場失靈、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標准來界定財政支出范圍,凡是市場不能解決或解決得不好的領域,應逐步納入公共財政的支出范圍。通過有進有退的調整,增強財政的公共性,把財政資源更多地配置到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方面,解決市場失靈問題,而不是把財政資源配置到市場可以解決、明顯具有逐利性的競爭性領域,從財稅體制上建立起防范政府職能自我膨脹、無限擴張的有效制約機制。

健全中央與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應按照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層次性,劃分為全國性、跨區域性、地方性公共產品和服務,合理界定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的事權和支出責任,並逐步通過法律形式予以明確。在明確政府和市場作用邊界的前提下,按照明確事權——支出責任——劃分收入——匹配財力的思路,來統籌調整和規范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間的收支關系和財力配置,建立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目前,在基層政府普遍存在事權支出責任偏重,財力保障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考慮事權和支出責任的上移或者是財力財權的下放,科學設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進一步提高轉移支付資金使用效益,把加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更好地發揮財稅體制在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的積極作用。由於實行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制,對中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和財政轉移性支出,財稅體制本身具有“經濟自動穩定器”和減緩收入差距過大的“緩沖器”的作用。目前我國收入差距拉大有各方面的原因,但也反映出財稅體制再分配調節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充分發揮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一方面在財政收入端,應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在對部分所得項目實行綜合計稅的同時,將納稅人家庭負擔,如贍養人口、按揭貸款等情況計入抵扣因素,更體現稅收公平。同時完善消費稅制度,進一步發揮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按照強化稅收、規范收費的原則,繼續推進費改稅,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完善財產稅制度。按照適當提高社會保障統籌級次的要求,健全社會保障籌資機制。另一方面在財政支出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方向,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防范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努力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更好地發揮財稅體制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的促進作用。一方面,通過優化財政投資結構、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嚴格市場准入標准和財稅政策引導,抑制產能過剩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引導投資方向,優化投資結構。另一方面,也要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在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又不會造成重復建設的基礎設施領域加大公共投資力度。在稅制改革方面,應在完善消費型增值稅的基礎上,結合增值稅立法,穩步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相應調減營業稅等稅收,從制度上解決貨物與勞務稅收政策不統一問題,逐步消除重復征稅,促進服務業發展。合理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充分發揮消費稅促進節能減排和引導理性消費的作用。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鼓勵科技創新。全面改革資源稅,適時開征環境保護稅,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同時,把稅制改革與結構性減稅有機地結合起來,適當減輕企業和居民稅費負擔,繼續推進稅費改革。努力構建公平、高效、簡潔的稅收制度,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公平競爭創造條件,為企業和個人的事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增強做大“蛋糕”的積極性,讓經濟發展的動力更多地來源於市場、企業和個人。

通過財稅體制改革推進財政預算改革,實現財政公開、民主。財政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公共財政的一切權力來源於人民。因此,公共財政應該是公開、民主的財政,是一種廣大人民能夠進行民主參與和管理的財政運行模式。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應在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方面有所突破,形成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總體方案,不僅有利於嚴肅財政紀律,提高資金效率,而且對我國的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推動。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