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論壇(2013)學術簡報】學生分論壇:保護的新希望(一)

2013年11月04日09:30   來源:北京論壇秘書處

原標題:【北京論壇(2013)學術簡報】學生分論壇:保護的新希望(一)

  11月1日下午14:00,北京論壇學生分論壇“保護的新希望”第一場會議在北京大學自然與社會研究中心多功能廳舉行。

  北京大學自然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后李娟擔任本場會議主持。北京大學自然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呂植教授首先對本次分論壇的概況進行了介紹:本次分論壇共收到超過150份申請,最后接收的50份論文摘要來自13個國家,廣泛涉及保護生物學相關的各門學科﹔與會的資深專家在保護生物學界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頂尖學者,來自美國、歐洲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呂植教授強調,高質量的科研為保護提供可靠的知識和方法,而年輕人正是溝通保護生物學研究與實踐的關鍵橋梁。

  隨后,學生保護生物學大會(SCCS)創始人、劍橋大學的Andrew Balmford教授作了主旨發言。Balmford教授自2000年開始組織學生保護生物學大會,從6年前開始在國際推廣這一議程,此前已在班加羅爾、紐約和布裡斯班等城市舉行過這一會議,今年第一次在中國舉辦。Balmford教授以幾個數字簡要地展示了全球環境惡化的嚴重程度,如超過50%的自然棲息地已經喪失,且仍在以每年1-1.5%的速度在減少,現在的物種滅絕速度是歷史數值的1000倍。造成這一嚴峻局面的原因在於人口增長、生產消費上升、人與自然日益疏離。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精神、信仰和藝術靈感的源頭,能夠提供大量天然產物和無價的生態服務,人類必須行動起來保護自然。這一努力如今已經在一些地區取得成效,Balmford教授希望這些積極的案例能夠成為解決全球保護問題的“正能量”源頭:例如,在厄瓜多爾西部地區,保護生物學家揭示了山地森林與旱季霧日間的關系,當地人認識到這一點后,主動將40%的土地劃為山地森林保護區﹔在荷蘭,政治家們已經成功推動實施一項旨在將17.5%的土地恢復成自然棲息地的項目﹔在南非,政府正在推行一項每年投資1億美元的入侵植物清除計劃,每年可以為25000人提供工作機會﹔美國從事金槍魚捕撈的漁民正在組織協會,保証可持續漁業及其產品的增值銷售。Balmford教授認為,盡管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但由於這些積極案例的存在,我們依然有理由對將來的保護事業持樂觀態度,理由包括三點:第一,應對全球變化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需要環境保護﹔第二,全球有近一半自然棲息地依然完好﹔第三,人類依然有足夠的智慧和良知去為保護爭取時間。Balmford教授介紹的形式多樣的保護成功案例,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和豐富的想象空間。

  之后,會議進入學生演講階段。來自北京大學自然與社會研究中心的劉炎林介紹了他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區完成的博士論文工作。羌塘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荒野,是著名的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驢的家園,五十年以來,羌塘南部逐漸成為牧民的活動范圍,在羌塘自然保護區成立時,區內已有1.5萬人,95萬頭牲畜。劉炎林在羌塘選擇兩片自然情況類似的盆地,對其中的家畜數量、野生有蹄類數量和人類活動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得出結論,放牧尤其是定居點和圍欄的建立是羌塘野生有蹄類面臨的主要威脅,其中尤以圍欄為甚,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推動政府實施限制放牧乃至拆除圍欄的措施。

  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郭梁介紹了一例氣候變化對板栗樹物候的影響研究。目前已經發表的氣候變化影響植物物候相關研究工作大多關注野生物種和天然植被,而此項工作關注的經濟果木則較少涉及。另外,郭梁運用偏最小二乘回歸的方法對長達50年的物候數據時間序列進行了分析,這也是方法學上的一項新嘗試。郭梁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北京地區的板栗物候每10年約提前1.6天,生長季約增長3-4天。盡管如此,郭梁認為氣候變暖依然可能在將來導致物候發生相反的次級變化,這一點需要加以注意。

  來自台灣屏東科技大學的郭彥仁在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開展了一項針對青岡櫟種子被動物取食情況的研究。通過紅外相機陷阱、梯度隔離樣站以及對照組樣站研究,郭彥仁發現水鹿是研究地取食青岡櫟種子最多的動物(取食73%),嚙齒類次之(20%),而黑熊、野豬和台灣獼猴僅能取食7%的種子。在交流中有聽眾建議研究者對上述動物是否在種子傳播中扮演一定角色進行研究。

  來自菲律賓Los Banos大學的Ma.Nina Regina Maningo Quibod介紹了她的研究團隊在菲律賓南部開展的一項洞穴蝙蝠調查和保護行動。M.Quibod和同事調查了三十個洞穴,一共發現15種蝙蝠,其中有8個地區新記錄和一個潛在的新物種。在此基礎上,該團隊針對洞穴蝙蝠面臨的所有威脅制定了一項五年期的洞穴保護計劃。洞穴是目前最少為研究者涉足的陸地棲息地類型,蝙蝠是一個物種極為繁盛、具有重要生態功能但又最不為人了解的動物類群。這一發言引起聽眾的濃厚興趣,提出的問題包括發現的15種蝙蝠中有多少種以水果為食(6種),當地人是否捕食蝙蝠(是),蝙蝠對洞穴中的地下水是否造成污染(否),以及在一個洞穴中最多發現幾種蝙蝠(8種)等。上述很淺顯的問題顯示,這的確是一個急需填補空白的領域。

  最后,來自北京大學的劉黎君介紹了在帕爾瑪拉島開展的一項研究珊瑚礁固著群落中新生珊瑚和藻類關系的工作。這項工作關注新生珊瑚與藻類在光滑附著面上競爭過程中的數量關系和時間演化過程,由於帕爾瑪拉島是一個尚未受到人類影響的淨土,在此開展的研究可以反映天然過程的本底和相關保護項目實施的基線。

  學生演講結束后,北京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教授蒞臨論壇現場,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許校長為看到來自多國的青年學者而深感欣慰,他向在座的青年強調,保護生物學是一項融合自然科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綜合體系,呂植教授從研究熊貓走上保護熊貓乃至保護中國自然的人生歷程,就是從科研走向綜合社會實踐的典范。他追述了與呂植教授在熊貓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同行,見証保護項目實施的經歷,回憶了如何與呂植教授一道,推出禁食魚翅的倡議,號召在座的學生要認真考慮在科研的同時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思考如何爭取與社區、政府、企業等多方社會力量達成合作,一起成為保護事業的新希望。

  晚飯后,呂植教授進行了題為“自然保護如何在中國做到有效”的演講。她從三十年前在秦嶺開展的熊貓研究開始,通過熊貓保護這一經典案例,向與會者描繪了一幅科研如何與社會各方力量結合,最終實現對一個旗艦物種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並在保護中兼顧保護地社區生計改善的圖景。呂植教授又用在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開展研究和保護項目的案例,強調了精神信仰在自然保護中的關鍵價值,與此相關的“神山聖湖”與生物多樣性關系的研究,是北京大學自然與社會研究中心所做的具有國際先導意義的研究,如今中國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實踐,在這一背景下尋求為全球保護中國自然價值之道。

  演講結束后,與會人員全體參與Poster展示和自由交流,就會上提出的論題進行了更為廣泛的切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