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論壇(2013)學術簡報】圓桌會議:水與可持續文明(二)

2013年11月04日09:27   來源:北京論壇秘書處

原標題:【北京論壇(2013)學術簡報】圓桌會議:水與可持續文明(二)

2013年11月2日上午,北京論壇(2013)圓桌會議“水與可持續文明”第二場報告會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廳舉行,本場報告會由圓桌會議的召集者、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和北京大學海洋研究中心“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周力平主持。來自英國杜倫大學、北京大學、澳大利亞格裡菲斯(Griffith)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天津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法國利摩日大學的學者就“水與可持續文明”這一議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眾所周知,水孕育了生命,水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水也是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關於水的研究中積累了大量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近年來,這些研究對於理解水和人類可持續文明的問題提供了廣闊而新穎的視角。

  著名環境人類學家Veronica Strang教授首先對人和水的和諧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觀點。Strang教授告訴我們,要實現水資源與人類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倡導所有生物的共同繁榮。她認為人類與非人類事物之間的關系,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價值觀,Strang教授通過對比澳大利亞土著人和18世紀到澳洲的歐洲人,發現土著人由於一直在澳洲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保証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他們崇尚的是自然信仰﹔而歐洲人進入澳洲后,由於殖民化等原因造成資源破壞,他們認為自然萬物和人類毫無關系。此外,Strang教授舉了大量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如大壩的修建、人類CO2的排放等等。同時,人口的不斷增長,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多壓力,人類不斷開採資源的生活方式對生態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最后,Strang教授指出,科技並不能有效支撐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生存,人類對非物質世界需要廣泛認可,這既是道德也是實際的問題,更是實現人類繁榮的重要途徑。

  來自北京大學的三位報告發言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段晴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鄧輝教授和夏正楷教授,他們的學術關注焦點集中於水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關系上,分別從水的功能、人工改造對水系演化的影響以及華夏文明起源的角度進行了全方位、多元化的論述。

  著名歷史語言學家段晴教授探討了水在古代於闐社會的特殊功能。段教授通過對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個名為可坦的綠洲的古代資料分析,指出從古代開始水對於人類而言就是十分珍貴的,甚至比親情還重要。她指出,與古代相比,現代的水資源相對匱乏,這是由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人類活動所造成的。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鄧輝教授則轉向另外一個主題,即《水經注》時期以來北京平原河湖水系的變化情況。鄧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現代化城市的迅速發展,永定河沖積扇的地下潛水水位迅速下降,原來分布在潛水溢出帶周圍的數以百計的下降泉已經全部枯竭,位於其下游的許多湖泊也隨之干涸消亡,北京平原地表水系被徹底改造,城市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鄧教授認為,北京城的發展與水系發展緊密相關,北京城自然水系到人工水系的轉變,已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最后鄧教授指出,從歷史的時間尺度和地理的空間角度,系統地研究和復原歷史時期北京平原地表湖泉水系的空間分布與變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史前異常洪水事件的初步調查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的虞夏時期是中國北方異常洪水多發的時期,當時黃河流域普遍出現不同形式的史前異常洪水事件。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夏正楷教授就“黃河流域華夏文明起源與史前大洪水”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夏教授指出,發生在華夏文明誕生前夕的這場異常洪水事件,對華夏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影響。他通過對黃河上、下游和位於中國二級地貌階梯和三級地貌階梯之間的中原地區進行比較,發現前者的異常洪水對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導致了這些地區文明化進程的停滯和衰退﹔而在中原地區,卻恰恰相反,先民們利用有利的地貌條件,通過與洪水的爭斗,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和華夏文明的誕生。

  來自澳大利亞格裡菲斯(Griffith)大學的於伯孚教授則重點關注了“洪水災害、防治和社會順應力”。於教授首先給出風險、災害、回歸期和社會順應力等概念的解釋,緊接著,於教授通過對1974年和2011年洪水災害進行對比分析和探討,指出在1974洪水災害后所建的防洪大壩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對2011年洪水災害進行預防。同時,於教授向我們展示的1998年以來的黃河研究數據顯示,防洪大壩缺少監督。最后,於教授指出,水庫和大壩是虛假的安全帶,我們應該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人類社會和水之間的關系,建立靈活實用的體系來幫助沿河生活的居民。

  下半場的討論主要圍繞地下水的可持續發展和跨境水資源問題進行探討,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所長、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石建省,作了題為“我國北方主要盆地地下水演變基本特征”的專題報告,石教授分析了導致地下水利用問題嚴重的原因,包括水利工程控制地表徑流減少了地下水的補給﹔快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發展用水增長﹔氣候變化造成區域降水量減少﹔含水層稟賦劣化導致儲水能力下降。此外,石所長認為緩解水資源壓力,有必要推行“精確治水”。最后,石教授對科學管理地下水提出了5點措施,相信這對地下水問題的解決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隨后,天津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院長馬震研究員,對環渤海地區地下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評估,馬震研究員首先對環渤海地區及其地下水資源進行了概述,接著分析了環渤海地區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及其危害,包括環渤海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最后,馬震研究員對環渤海地區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第一,優化地下水開採布局,加強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第二,開展咸水開發利用研究,積極開發利用咸水資源﹔第三,開展地下水調蓄,涵養地下水源﹔第四,開展地下水應急供水勘查,保障供水安全。

  本次報告會的最后兩位學者分別是來自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著名石油能源安全問題專家查道炯教授和來自法國利摩日大學的James Linton教授,他們均從國際關系的視角上,對跨境水資源情況和21世紀的水沖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解決方案。

  會議討論環節,與會學者就水危機、跨國境水資源沖突和多學科交叉共同研究水資源的重要性等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精彩觀點和獨到見解不斷碰撞,會場始終洋溢著濃郁的學術氣息。

  由於時間有限,11月2日上午的討論未能盡興,Boulton教授因此提議增加一次討論會。在北京論壇組委會的安排下,11月2日下午各位專家在英杰交流中心1號會議室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最后,來自英國杜倫大學的環境人類學家Veronica Strang教授對本次報告會進行了總結,Strang教授認為,通過本次圓桌會議討論“水與可持續文明”,大家的想法越來越近,但是我們需要建立統一的協調框架,團結一致共同對“水與可持續文明”這一議題進行深入研究。此外,Strang教授呼吁,科學家們應超越人類、物質、地理、物種的角度,對人類和非人類物質世界進行研究,同時要看到物質世界與經濟、政治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