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改革駛向深水區
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8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証券化試點,盤活貨幣存量﹔9月6日,時隔18年重啟國債期貨交易﹔10月8日,並購重組分道制審核將開始實施,提高企業並購重組效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金融改革的領域之廣、力度之大,令人振奮。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金融改革之於當前宏觀經濟,如同為一個正在快速成長的“巨人”開方調理,目的是打通經脈、增強體質。改革創新將實現資金在全社會中更加合理均衡的配置,從而激發經濟內生動力,在轉型升級中釋放發展潛力。
當前,我國金融資本的運行效率有待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仍需進一步加大。長期嚴格的利率管制,使商業銀行形成了依靠信貸規模增長和利差為主的盈利模式,改進自身管理和提高服務質量的動力有待提升。國內信貸資源投放方向也不盡合理,大批實體企業仍缺乏金融支持。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合理的利率價格機制,遏制不合理的信貸需求,將有限的信貸資金流向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行業和企業。這個過程中,國內金融業的市場化成為關鍵,由此,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金融改革的任務是: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
我國金融改革正逐步駛向深水區。在金融價格體系方面,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有所突破。這兩種價格是金融市場上最重要的價格指標,也是宏觀政策調控的關鍵變量,如果這兩個價格不合理,可能會造成整個金融系統的資源錯配。今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這代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未來利率市場化將主要集中於存款利率方面,這包括發展存款保險制度,發行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然后逐步向短期小額存款利率的市場化過渡。
在制度完善方面,首先,做空機制有了突破。9月18日起,轉融券業務試點范圍擴大,試點証券公司由原有的11家增加至30家,標的証券數量由原有的87隻股票增加至287隻股票。據估算,這287隻股票的總市值相當於中國股票市場總市值的三分之二。其次,10月8日開始實施的並購重組分道制審核,加快了企業並購重組的效率。分道制是指証監會對並購重組行政許可申請審核時,根據財務顧問的執業能力、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和誠信狀況、產業政策和交易類型的不同,實行差異化的審核制度安排。其中,對符合標准的並購重組申請,實行豁免審核或快速審核。這一制度改革不僅加速了企業並購重組的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縮短了券商的業務周期,加速了市場充分競爭。
在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方面,產品結構不斷完善,市場主體更加豐富。10月16日,工商銀行在其官網公布,正式發行其首單資管計劃,標志著銀行資管時代大幕拉開。這種金融服務多元化的嘗試,也意味著信托、券商資管及基金子公司傳統的通道類業務將逐步受到沖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監管部門近期新增了沈陽、南京、杭州、合肥等10個城市參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民營銀行的設立也箭在弦上。同時,地方政府發行債券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支持。9月16日,社科院與中債資信在京簽署中國地方政府評級合作框架協議,中債資信還發布了地方政府主體評級方法和模型,這將為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提供先決條件。
機遇和風險總是相伴而生。金融改革進入深水區后,風險也會隨之而來。例如隨著資產証券化的推進,盡管能盤活存量資金,但也會增加杠杆的倍數,美國次貸危機教訓正在於此。為此,我們首先要做好風險管理工作。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尚未遭遇過嚴重的經濟危機,很多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現代化風險管理工具不足。隨著利率、匯率市場化的到來,金融市場價格與商品市場價格的波動都會加大,我們面對的交易對手的情況也更加復雜,所以做好風險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在此基礎上,要堅持立足實體經濟辦金融的理念。盡管現代金融具有獨立運行的特質,可一旦脫離實體經濟的需求就可能催生泡沫化,推動杠杆水平脫離合理范圍,進而引發系統性風險。
把握好金融監管的“度”也非常必要。過度監管可能會抑制金融創新,不利於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監管不足又有可能引發風險。我國市場需要平衡的改革發展,在監管和創新上實現良性互動,這樣才能為國民經濟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金融作為經濟運行的血液和發展的杠杆,直接決定著發展的質量。中國金融改革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其影響不僅僅在於金融體系,更關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及其轉型升級。可以預見,金融改革的推進將使得老百姓更好地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記者 王 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