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捷:毛澤東對中華民族的貢獻

李 捷

2013年10月25日08:22   來源:光明日報

一個時期以來,非議毛澤東同志的言論甚囂塵上。這些人故意割裂歷史、曲解歷史、否定歷史,肆意污損和丑化毛澤東的歷史形象。作為長期從事毛澤東研究的學者,我認為,毛澤東對於中華民族、對於新中國、對於中國共產黨,至少有五個方面的重大貢獻。

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了長期的革命斗爭,終於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創建了新中國。這是他最偉大的歷史性貢獻。1840年以后,中國人民受到了西方列強和本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社會矛盾重重,民不聊生。無數的仁人志士,包括早期的林則徐、魏源、龔自珍,一直到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再到康有為、梁啟超,最后到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偉大的辛亥革命,都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作出了不懈努力。

但是真正能夠給中國指明一條道路,找到正確方向,而且把它變成現實的是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奮斗了28年,浴血奮戰,犧牲了上千萬的烈士,包括毛主席自己的家人。毛澤東同志和那一代偉人,為我們中華民族立下的不朽的功績,就像鄧小平同志說的,沒有毛澤東,中國人民還將在黑暗中摸索很長一段時間。

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中國長期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農業國家。世界近代以后,西方進行了工業革命,實現了社會的近代化,而中國卻被西方國家遠遠地拋在后面。這是我們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上百年來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從新中國成立以后,沒有忘記要創建一個工業化的新中國。在1953年國民經濟剛剛恢復,抗美援朝戰爭剛剛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國就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盡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毛澤東也犯過錯誤,偏離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特別是犯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但是我國工業化建設始終沒有停頓。即便在“文化大革命”這艱難的十年中,我國排除各種干擾,還是在繼續進行工業建設。到70年代中期,我國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第一步,也就是已經初步建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獨立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解決了整個工業基礎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制造業從無到有的問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和戰略部署,最初是在毛澤東主持下進行的。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提出了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這些目標雖然沒有按期實現,但是已經打下了第一步的基礎。學界經常講,中國是在70年代中期完成了初始工業化階段。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談得到向全面的現代化邁進。而這個目標現在我們已經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也就是說,到21世紀中葉我們將基本實現現代化,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歷史性的進步。

毛澤東極大加強了我們的國防。在1840年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無數的仁人志士都慨嘆中國“有邊無防”。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既沒有財力,也沒有工業基礎的極端困難情況下,白手起家,使我們的國防工業、國防現代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毛澤東提出要建設強大的海軍,鞏固海防﹔建立強大的空軍,鞏固空防。到20世紀50年代后半期,又提出要加強國防工業的建設,要加強三線建設的布局。60年代中期和整個70年代,我國的國防工業,特別是三線建設整個完成了合理的布局。從沿海到內地,一直到西部地區,到處都有工業基地,包括原子能基地、核試驗基地等。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正因為如此,從50年代到60年代世界上雖然不斷地發生局部戰爭,不斷有緊張的態勢,但是我國的整個邊防和國防是非常穩固的,沒有誰敢輕易地來欺負我們。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毛澤東建設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首先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基礎,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同時,還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並形成了深入民心的優良傳統,這就是群眾工作路線。特別重要的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神聖使命,為完成這樣一個使命就必須有一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改造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實現民族復興。這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毛澤東奠定的基礎,這就是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的道路。這個法寶一直延續至今。當然,毛主席在有生之年,並沒有對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作過概括。這個活的靈魂是誰概括的呢?是鄧小平同志。鄧小平同志把它概括為: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群眾路線。這三大法寶既是毛澤東思想的哲學基礎,同時也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

毛澤東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鴉片戰爭后,我國在世界上沒有什麼國際地位,任人宰割。新中國成立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承認這個新生政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信邪,也不怕各種各樣的壓力,中國共產黨有骨氣,堅持獨立自主這個活的靈魂,頂住了壓力,而且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美國人不得不和我們打交道。於是,195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國際會議上,美國人不得不邀請我們參加,它在外交上不承認我們,但它又不得不承認,在國際會議上沒有中國的參加,這兩大問題解決不了。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是在和中國沒有外交關系、美國還不承認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的情況下進行的。尼克鬆來華謀求中美關系的正常化,簽訂了著名的《上海公報》。這個了不起的外交成就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地位,也打開了我們和西方國家的關系正常化的大門,才有了我們后來改革開放時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另外,在這個過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的合法席位。

綜括這五個方面的歷史性成就,我們完全可以說,毛澤東同志是一個不朽的民族英雄,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中國人民的解放,為了新中國的繁榮富強,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他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當然他也犯錯,甚至有犯嚴重錯誤的時候,對國家、對民族、對我們的黨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害,給人民也帶來了損害。但是,人民仍牢記他,什麼道理呢?總的來說,沒有毛澤東,我們今天不可能有這樣一個幸福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黨在每一次回顧的時候都講到這一點,就是當時毛主席創建了新中國,還帶我們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這為后來新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基礎。當然我們還要補充一句話,就是如果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帶領我們大膽地拋棄了長期以來的“左”的束縛,我們也不可能走到改革開放這條路上。這一點來說,是鄧小平同志的功勞,也是后來從鄧小平同志到江澤民同志,一直到胡錦濤同志、習近平總書記,我們中國共產黨一代又一代人不斷奮斗的結果。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轉摘自《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9月23日總第504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