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關注北京中高考改革

給考生更多選擇權

——專訪清華大學招辦主任於涵

2013年10月23日11:01   來源:光明日報

21日,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這一被稱為北京地區“力度和廣度前所未有”的改革,為醞釀已久的遍及全國的高考改革釋放了怎樣的信號?又將對中學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產生何種影響?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清華大學招辦主任於涵。

記者:高考改革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此次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使得北京高考改革終於邁出實質性的一大步。與此同時,全國層面以及各地醞釀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呼之欲出。您認為北京方案釋放出了怎樣的信號?

於涵:我認為北京率先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向全國的高考改革釋放出三方面信號:

第一,“以生為本”,給考生提供更多選擇權。例如,北京市調整志願設計及投檔方式,本科志願填報實行本科批次平行志願組填報方式,使得考生在填報高校志願時,更加敢於去選擇自己心儀的大學,而不用像以前一樣過多地考慮會“落榜”的問題﹔又如英語考試2016年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打破了“一考定終身”,這本身就是增加考生選擇權。

第二,立足全局宏觀調控,促進教育機會公平。例如,高考招生在北京市規劃的生態涵養區和城市發展新區設本科專項招生計劃,增加這些地區升入本科一批高校的學生人數。這些都是立足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方面作出的具體努力,也勢必會對北京市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及城市持續科學發展作出貢獻,其長遠成果將惠及全體北京市民。由此聯想到從2012年教育部開始推動實施的國家“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以及以清華大學等高校開展的“自強計劃”、中國人民大學開展的“圓夢計劃”等為代表的知名大學面向貧困、邊遠、農村地區開展的專項招生計劃,都凸顯了政府和大學在促進教育機會公平方面的不懈努力。

第三,減壓增效,加強高考內容與形式改革。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未全面完成之前,“高考考什麼,平時學什麼”,是高考指揮棒在高中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發揮導向作用的生動寫照。因此,高考的內容與形式,甚至直接決定了我國基礎教育的走向和成效。本輪改革中,首先拿已經“過熱”了的英語科目“開刀”,並且將分數“盈余”投向我國母語地位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語文科目,以及體現高校選才需求和提升選才效果的綜合科目,是非常積極的信號。

記者: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使得考試的方式、標准發生了變化,這樣的改革對高校人才選拔、人才培養會產生什麼影響?

於涵:在我國目前的招考體制下,高考內容、形式的改革對高校人才選拔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因為“招考不分”,甚至大學招生錄取以高考成績作為唯一依據“以考代招”,所以僅改革高考考試本身,對大學招生及育人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無異於“隔靴搔痒”。

從有利於大學科學選才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看,當前更需要的是打破目前大學按照高考分數統一劃線錄取的“一元選拔模式”,全面、深化地改革我國的考試招生制度,形成中國特色的招考“雙選模式”,即考生可以選擇大學、大學也可以選拔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身學業狀況和發展意願有多次、多樣的選擇﹔大學可以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實施更科學、多元的選拔,實現學生“學”有所選、大學“教”有所選。

當然,考試招生綜合改革的推進,既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也需要基於全局頂層設計、因地制宜分步實施以及堅持不懈扎實推進的智慧和作為,做好“持久戰”的准備,做出“攻堅戰”的努力。令我們高興的是,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高校,從民意到輿論,都在向著有利於推進這一改革大局的方向努力。

記者:可以看出,這次中高考改革方案,特別是有關中考的改革在推進教育均衡方面著力很多,您認為,中考制度的改革將傳導給高校什麼影響?

於涵:可以更好地體現高校促進社會公平的社會責任,也會優化高校特別是名校的生源結構。(見習記者 晉浩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