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輿論最熱的話題要數假日改革了,這次中秋和國慶堪稱“史上最折騰的放假”,使假日辦成為被吐槽的焦點。看來民眾的意見有關部門是聽進去了,假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放調查表以聽取民眾對放假安排的意見。幾天內,相關部門就收到了數百萬條建議,也出現了好幾個關於如何放假的民間版本,比如白岩鬆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孟非建議設春夏秋冬四長假,網友呼吁延長春節假期。
雖然這一次關於假日改革的討論是由“亂挪周末拼湊黃金周打亂生活節奏”引起,但看得出來,公眾最大意見並不是反對“亂挪”和“拼湊”,更不是反對“黃金周”,而是覺得假期太少,不得不以“朝三暮四”的方式挪東補西營造長假的錯覺。
公眾的建議一言以蔽之:假日改革需要的是增量改革,實實在在地多放幾天假、多幾個長假,而不是“朝三暮四”的存量改革,把既有的幾個假日倒騰來倒騰去湊長假。中國發展到今天,應該在提高國民休假福利上有所作為,即“多放幾天假”。
有一種觀點認為,假日的天數應該與一個國家的人均GDP挂鉤。比如,一直力挺取消黃金周的清華教授蔡繼明就認為:節假日畢竟是奢侈品,多放一天假,少干一天活,創造的財富也會相應減少。西方國家法定假日不會多過我們10天,但我國人均GDP隻相當於人家的1/20。法定假日總量和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不可能隨意增加。
這是一種牽強的挂鉤,我們喜歡談“國際慣例”,強調要與國際接軌,可一個政策對老百姓有利時,有人就喜歡找出各種理由,論証復雜性之下的“特殊國情”。多放一天假,就少干一天活兒,就少創造財富——這不是健康的思維,充斥著土財主的算計和無良老板的斤斤計較。政府在看待國民的休假福利時,不能有這種“壞老板思維”,而應該用長遠的眼光在國家的格局下思考這個問題,不僅要在政績上去GDP崇拜,也要在休假問題上擺脫對GDP的依賴,理性地看待休假與創富間的融合關系,而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休假不是對工作時間的擠佔,而是一種必要的投入,“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的工業化教條不能作為排斥國民休假的借口。
人不是機器,工作時間越多就能創造出越多的創富。作為一個有著豐富需求的生命體,他的創富能力和工作效率都受到身體和精神的限制,無法寄望一個身體累垮的人,能夠高效率地工作,也無法寄望一個對工作充滿厭倦的人,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英國路透社曾報道過一項“全球缺勤調查”,這個調查顯示,中國和印度的員工可能是全世界最擅長謊稱生病以逃避上班的員工。當被問及是否經常沒生病卻打電話請病假時,在中國受訪者中,有71%的人表示曾經裝病請假,印度則以62%排名第二。墨西哥和法國比例最少,分別為38%和16%。
有趣的是,這份“擅長謊稱生病以逃避上班”的排名與各國假期長短基本呈反比,似乎假期越少的國家,員工越擅長裝病逃避上班,而中國的假期是排在最后面的。這種相關性所隱含的問題是:假期越少,員工不得不通過裝病的方式獲得補償。
正如一個人的發展不能建立在過勞的基礎上一樣,一個國家也如是。國家不能以那種“無良老板的算計思維”來看待國民休假,而要看到休假的權利屬性。不要被老板們綁架,老板當然希望員工多干活少放假,而政府不能﹔不要被商業利益和旅游利潤所綁架,當下那種拆東補西的假日拼湊和別扭的折騰,主要迎合的是商人的偏好。增加假日老板們不願意,不放長假難以形成消費熱,所以,如今的假日安排,主要是在老板利益和商人利益間尋求平衡。假日改革需要擺脫這兩方面的綁架,而回歸對國民休假權的尊重,放假不是為了“經濟”,不是為了“黃金”,不是看老板的“臉色”,而是回歸人的權利。
將假期的長短與人均GDP多少綁架起來,純粹是生拉硬扯、偽裝科學的數字游戲,多放幾天假,不會影響這個國家的財富創造。中國的假期在1999年實行黃金周制度后,已經10幾年沒有實質性增加了,多少年來的改革一直是拼湊既有假期。假日改革需要實在地增加假期,而不是靠拼湊營造改革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