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秦春華:《甄繯傳》不能當歷史去看,看的是當下

2013年10月11日09: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我從美劇裡看到了什麼

  我最早看美劇是在十幾年前。那時候,《Friends》(中譯名為《老友記》或《六人行》)風靡全球,我和室友一集不落地看完,雖然是為了學英語,但收獲了許多歡樂。《Friends》曲終人散時,我們還頗有些傷感,擔心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這樣經典的美劇。后來,陸陸續續又看了一些,例如《絕望的主婦》《實習醫生格蕾》等等,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我很少看中國的電視連續劇,雖然有一些很不錯的片子也曾吸引了我,比如《亮劍》、《潛伏》,但總的來說,我並不喜歡中國的電視連續劇。最初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好緣自何方,后來,偶爾看了一集紅遍大江南北的《甄繯傳》,才恍然大悟。

  我看的美劇,大多數反映的是普通美國人的生活。比如,《Friends》裡的六個主人公,一個是街角咖啡店的服務生,一個是小餐廳的廚師,一個是不入流的演員,一個是大學裡的教師(古生物學,不像是能賺錢的專業),一個是公司裡的職員,還有一個甚至是沒有固定收入的按摩女。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似乎都不高,但都活得開開心心。當然,在生活中他們也會遇到挫折和坎坷,也有內心的掙扎,會做錯事,但每個人都憑自己的勞動吃飯,真誠面對生活和感情,坦坦蕩蕩。

  再比如,《絕望的主婦》裡的四個女主人公,都是小鎮上的家庭主婦,地位並不顯赫。小鎮的生活平靜,但也不時會出現種種出人意料的變故,甚至會徹底顛覆原來的生活。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生活,每個人都坦然面對,積極而樂觀,勇敢地克服困難。我最喜歡的是每一集快要結束時,出現的一小段旁白,這些話緊扣劇情,充滿生活的哲理,告訴人們要有愛,有勇氣,懂得寬容和誠實,失敗遠比欺騙更為可貴。看了這些反映普通美國人生活的電視劇,你能從中受到啟迪,對生活有新的領悟。

  然而,打開國內的電視劇頻道,放眼望去,往往是黑壓壓一片跪倒之人,耳中聽到的,全是“奴才”、“主子”的亂叫。我們特別喜歡在電視劇裡展示如何揣摩皇帝的心思,宮廷的政治斗爭,后宮的爾虞我詐,官場上的勾心斗角,有時候光看劇名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步步驚心》。

  以我不經意間看到的《甄繯傳》裡的一個情節為例:甄繯為了陷害皇后,在懷孕期間假裝被皇后推倒。當皇帝對此將信將疑時,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出現了,哭著對皇帝說,她親眼看見皇后推倒了甄繯。皇后因此被打入冷宮,甄繯也由此上位。看到這一情節,我不禁怒火中燒:為什麼要在電視上教孩子說慌?我們有嚴格的影視作品審查制度,可是這樣的情節,卻沒有人能夠審查得出來。實際上,西方國家對孩子的保護——特別是精神保護——極為看重,我幾乎沒有看到任何一部電視劇,會有讓孩子說假話還受到鼓勵的情節。

  一位台灣的朋友跟我說,《甄繯傳》不能當歷史去看,看的是當下。它之所以大受歡迎,就在於它在觀眾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也許每個人都踩過別人,或被別人踩過,是險惡的外部環境逐漸讓一個好人變壞了。

  今天,人們總是喜歡拿教育說事,認為社會存在的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皆能從教育中找到源頭。但教育僅僅是學校的事嗎?孩子們在學校的時間總是有限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他們接收資訊的渠道日益多元。比如,孩子們都喜歡看電視,就會受到電視情節的影響。如果他們從小就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人可以用盡心機把別人干掉以后自己爬上去還不受懲罰,他們也可能學到這種生存之道。

  我不明白的是,生活中有那麼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展現,為什麼一定要在電視上展現那些人性丑惡的一面?而且這樣的丑惡不會受到懲罰。中國的一些電視連續劇恰恰告訴人們:心機最深、最心狠手辣、最冷酷無情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能當很大的官,能掙很多的錢。

  我無意主張電視劇隻能歌功頌德,呈現偽善的道德說教。我只是想表達一個觀點:也許可以用不那麼笨的方法,實現我們希望的教育目標。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私有制經濟,但美國人的愛國熱情並不比我們低,應當說這和美國人的教育方式有極大關系。好萊塢的大片最追求票房收入,但愛國主義往往是這些追求票房收入最大化的大片的主題。這一看起來是悖論的現象,可以啟發我們更深的思考:我們的影視作品,究竟帶給觀眾什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