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如果我們像“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那樣來審視秦漢至宋元時期的世界歷史的話,那麼海上絲綢之路無疑是地球上少數幾個最引人注目的人類活動之一。這條海上航線從公元前200年開始出現之后,不僅沒有被無數個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所打斷,而且日趨興盛。在這一時期的地球上,很少能見到延續時間如此之長的人類活動。
海上絲綢之路是連接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海上通道,它由“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大干線組成。東海航線從中國通向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南海航線從中國通向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這兩大航線構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海上交通網絡,並在變幻莫測的世界歷史進程中不斷延伸、拓展。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
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形成於秦漢之際,即公元前200年左右。最初的海上航線,是沿著遼東半島及朝鮮半島的海岸線南下,然后越過對馬海峽到達日本列島的北部。到了隋唐時期,在中日雙方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又陸續出現了橫渡黃海及東海的多條海上航線。通過這些海上航線,不僅中國的商品被源源不斷地輸往日本及朝鮮半島,中國文化也被大規模地傳播到這些國家,包括儒家思想、律令制度、漢字、服飾、建筑,甚至武術、飲茶習俗等。這樣,中國文化對日本及朝鮮半島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文學藝術、生活習慣、社會風俗等方面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海上絲綢之路南海航線也是在秦漢之際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所發現的南越國(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時期的非洲象牙等舶來品就是明証。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大軍滅亡了南越國,直接控制了南海航線的門戶。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憑借強盛的國力,大力拓展海外交通,開辟了第一條從中國南方沿海直接通往印度洋地區的遠洋航線,最遠到達現在印度半島的東海岸及斯裡蘭卡。漢代典籍《漢書·地理志》明確記載了這條航線。
正當漢朝在歐亞大陸的東端興起之時,在歐亞大陸的西端,羅馬帝國也在快速擴張。羅馬人於公元前30年滅亡了埃及托勒密王朝后,通過紅海進入印度洋,開始向東方推進。古羅馬地理學家斯特拉波(約公元前63年—公元21年)講述過這樣的事實:在托勒密王朝統治時期,隻有很少幾條船冒險駛往印度,但在羅馬統治下,每年駛往印度的船隻多達一百多條,其中有的商人還到過恆河流域。公元1世紀,羅馬人掌握了印度洋上的季風規律,並借助季風直接橫渡印度洋,往返於紅海與印度之間,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僅僅沿著印度洋的海岸線航行。來自羅馬帝國的一些商人甚至遠航到印度半島東南沿海,建立起貿易據點。形成於公元1世紀后半期的希臘文航海文獻《厄立特裡亞海航海記》敘述了從紅海前往印度半島南端的航線。
漢代中國人由東向西拓展,羅馬帝國的臣民自西而東航行,最后在印度半島對接,從而使海上絲綢之路延伸到波斯灣、紅海。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條跨越印度洋的海上航線,也是當時地球上最長的航線。海上絲綢之路南海航線與穿越中亞內陸的陸上絲綢之路,構成了連接東西方的兩大交通動脈。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繁榮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危機之中,羅馬人開始退出印度洋。476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的猛烈沖擊下滅亡,歐洲文明倒退到“黑暗的”中世紀。在東方,東漢王朝於220年滅亡后,雖然中國也進入了分裂與戰亂時期,但海上絲綢之路並沒有中斷,反而持續興盛。公元7世紀,東西方出現了兩大帝國,一是唐朝,二是阿拉伯帝國(中國人稱其為“大食”)。依托這兩個強盛的帝國,海上絲綢之路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時期。從廣州出發的海上航線經過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最后抵達非洲東海岸。唐代地理學家賈耽(730年—805年)對這條航線做了比較完整的記載。一些阿拉伯學者對此也有記述,其中比較重要的是9世紀后期所寫的《中國印度見聞錄》。根據阿拉伯文獻記載,唐朝的中國船隻已經到達了阿拉伯半島沿海。
907年唐朝滅亡后,中國四分五裂,一片動蕩,契丹、女真等民族也加入到逐鹿中原的混戰中。在遼闊的中亞內陸地區,眾多民族紛紛登上歷史舞台,各色各樣的政權像走馬燈似地頻繁更替。延綿不斷的戰亂,阻斷了陸上絲綢之路。這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性就日益突出,成了連接東西方的主要通道。宋朝建立后,為了增加財稅收入,採取了比較開放的政策,鼓勵發展海外貿易。隻剩下半壁江山的南宋,更是重視海外貿易,從而保証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興旺。
13世紀初,蒙古族快速崛起,並在半個多世紀中征服了從太平洋西岸到黑海沿岸的遼闊土地。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其他地區的蒙古貴族雖然也建立起各自的汗國,但都奉元朝為宗主。由於元朝與其他地區的蒙古汗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東西方之間的陸上交通空前發達,海上往來暢通無阻。這樣,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比唐朝更加繁榮。中國人的船隻頻繁出入印度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當時中國造船技術及航海技術在世界上均處於領先水平。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直接影響了它所經過的地區,而且還影響到更遠的區域。例如,海上絲綢之路南海航線到達印度洋西部沿海后,通過埃及等地而將其影響力輻射到了地中海地區。人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所進行的活動內容也非常廣博,包括遠洋船隻的打造,海上航線的拓展,航海技術的演進,外貿港口的興建,遠洋貨物的販運,對外貿易的管理,外來僑民的流動,官方使節的往來,音樂藝術的傳播,異域物種的擴散,等等。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進入中國的重要渠道。
海上絲綢之路的衰落與轉型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后逐漸統一中國。明朝實行“海禁”政策,完全禁止民間商人出海貿易。同時嚴格限制海外國家與中國的交往,不許外國商人來華經商,僅僅允許十幾個國家以“朝貢”的名義與中國進行官方往來。這些閉關自守的政策,導致了海外貿易的急劇衰落,海上絲綢之路失去了昔日的繁華。
1402年,明成祖朱棣以武力奪得帝位,舉全國之力實施了一系列好大喜功的政績工程,包括派遣鄭和七下西洋(1405年—1433年)。鄭和下西洋先后持續了近30年,一直航行至非洲東岸。這無疑是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不過,鄭和下西洋僅僅是官方的外交活動,它在經濟上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的。也正是由於缺乏經濟上的動力,所以明成祖去世后很快就停止了。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帆船迅速從印度洋退出。到了15世紀末,中國船舶已從蘇門答臘島以西消失,僅僅活動於馬六甲以東海域。
15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的孕育成長,一種擴張性的社會體制在西歐出現。這種擴張體制有兩大特點。一是全社會參與:上起君王貴族,下至販夫走卒,全社會都狂熱地投身於海外擴張之中。二是全方位展開:海外擴張不僅是建立殖民地,而且還包括商業競爭、軍事佔領、文化滲透、宗教傳播等。這樣,正當中國人因為政府的海禁政策而從印度洋上不斷退縮的時候,歐洲人卻咄咄而來。到了16世紀初,葡萄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越過非洲自西而東進入亞洲的新航線,西班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過南美洲自東而西進入亞洲的新航線。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所開辟的新航線,最終都與早已存在於亞洲海域的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從而將海上絲綢之路從區域性的海上航線延伸為全球性的交通網絡。海上絲綢之路的這一巨大轉型,導致了一系列后果,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歐洲人逐漸掌握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導權。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文明為核心而展開,其興盛的動力主要來自中國。但歐洲人東來之后,很快就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第二,物質與文化在全球范圍內以驚人的速度大規模傳播。傳統上,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而進行遠距離交換的主要是奇珍異獸及奢侈品,而且基本上集中在亞洲。自16世紀開始,千奇百怪的商品、五彩繽紛的文化、形形色色的物種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而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其規模之宏大、內容之豐富、速度之迅猛、影響之深遠,遠遠超過此前一千多年的總和。
第三,海上絲綢之路充滿了刀光劍影。海上絲綢之路自產生之后,在一千多年的歷程中,一直是中外各國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很少見到腥風血雨。但歐洲人的海外擴張之路卻是用炮火開辟出來的,伴隨著歐洲人東來帆影的是劫掠、征服、殖民。16世紀,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各自建立起全球性的殖民帝國。17世紀,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橫行四海。18世紀,英國開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歐洲人的全球性殖民帝國,都是以海上霸權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
16世紀,歐洲人初來亞洲時,明朝雖然正在內外沖擊下搖搖欲墜,但無論是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都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撼動中國。清朝建立后,幾位皇帝勵精圖治,很快發展為強大的帝國,荷蘭人、英國人都無力與之抗衡。這樣,海上絲綢之路從區域性的航線轉變為環球航線后300年間,中國與西方的關系大體上是平衡的。1800年之后,一方面清朝日益腐敗沒落,另一方面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挾工業革命的雄風勃然興起,結果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力量平衡被打破,最終導致了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結束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一支又一支西方列強的艦隊沿著海上航線東來,對中國發動了多次侵略戰爭。從1894年起,日本軍艦也加入到了瓜分中國的不義之戰中。這樣,環球海上航線的性質自鴉片戰爭起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成為西方列強遠侵中國的炮艦之路。此外,從航海技術上來講,鴉片戰爭之前,穿梭於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船舶雖然式樣各異,種類繁多,但都是木帆船。1840年之后,則逐漸進入了蒸汽輪船時代。所以,我們說,鴉片戰爭標志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結束。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