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方朝暉:漢字魅力的歷史與現實

2013年10月09日14:59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核心提示: 當我們在朝鮮國王的景福宮裡看到朝鮮國王優美的漢字書法時,當我們讀到日本學者用美麗動人的古漢語寫出的古詩時,我們不能不感嘆漢字作為一種古老的書面語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歷史貢獻

漢字決不僅僅是華夏民族文明的歷史載體,它同樣承載著整個東亞、南亞、北亞許許多多活著的和死去的文明

首先,漢字文明不等於漢語文明。漢語作為口頭語言應當遠遠早於其作為書面語言形成。即使在漢字書面語言發明以后,也遠遠不能代替口頭漢語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獨特意義。我們都知道,中國各地的方言,不僅在發音和語法上各有特點,而且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特殊生活方式和文化樣態。這些生活方式和文化樣態是中國文明具體而生動的體現,但是它們不能籠統地稱為漢字文明。

其次,漢字文明不等於中國文明。今日世界很多民族雖不講漢語,但是漢字卻是其書面語言的最重要來源。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的日本。另外,在今天的韓國語和越南語中,仍有大約60-70%的成份來源於漢字。可以想見,漢語作為書面語言對這些民族的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典章制度、文學藝術等等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如果把日本、朝鮮(包括南北)和越南等國排除出漢字文明之外,顯然不合情理。

所以,要弄清什麼是漢字文明,首先需要弄清漢字作為一種書面語言在歷史上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當我們面對這個問題時,立即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即漢字在歷史上不僅是中國人自身的語言,而且在長達上千年甚至更長的時期內,成為東亞、北亞乃至南亞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語言之一。漢字不僅是一些今天活著的民族如朝鮮、越南、日本的書面語言,也曾是許多早已消亡的民族的書面語言或書面語言之一,並為他們長期使用。今天,這些民族或其民族國家已不存在,但不能否認漢語作為書面語言曾經深刻地塑造過其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制度、文化等。

因此,漢字決不僅僅是華夏民族文明的歷史載體,它同樣承載著整個東亞、南亞、北亞許許多多活著的和死去的文明。當我們在契丹人的墓葬裡看到用漢字撰寫的官方文書時,當我們在考古發掘中看到公元6世紀以前的高句麗王碑時,當我們在朝鮮國王的景福宮裡看到朝鮮國王優美的漢字書法時,當我們讀到日本學者用美麗動人的古漢語寫出的古詩時,我們不能不感嘆漢字作為一種古老的書面語言的巨大魅力和卓越歷史貢獻。因此,漢字的簡化使得人們普遍質疑今天的中國文化不能作為漢字文明的最典型的象征,不能說沒有道理。

漢字的巨大魅力在於它與一系列偉大經典緊密相聯

那麼,漢字究竟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為什麼能為那麼多不同的民族所接受?對此,人們可能說,這與古代中國王朝的巨大影響力有關。這當然沒錯。但是,古代有影響力的王朝多得是,為何它們的語言沒有同樣大的影響力?另外,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王朝,並不是講漢語、用漢字的民族所建,他們原本並不想或不願成為“中國王朝”。但是他們雖然在軍事上征服了漢語民族,在文化上卻又被漢語民族所征服,最后成為漢語文明的追隨者。中國古代的王朝(大帝國)對於漢族文化的遠播固然功勞巨大,但是如果不是因為漢語文化自身的內在魅力巨大,可以想像那些在中原大地上不斷崛起的新帝國,就會象亞洲和歐洲歷史上許多已經消失的帝國一樣,每一次都代表一種新的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語言﹔而每一種文化的影響力也會隨著一個帝國的滅亡而煙消雲散。因此,我傾向於認為,漢字的巨大力量是與它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的偉大力量有關的。

下面向我們展示的是中國周邊地區其他民族書面語言發明的時間:

突厥文:7世紀

藏文:7世紀

古日文:8世紀

契丹文:960年

西夏文:1036年

女真文:1119/1138年

蒙古文:1204年

朝鮮文:1424年

滿文:1599/1632年

越南文:1651年

讓我們再來看漢字的起源。迄今為止出土的甲骨文文字數量已有5000個左右,其中相當多的字是按照形聲規則構成的,說明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約前1046)末期漢字作為一種書寫語言已相當成熟。如果考慮到古代社會的靜態特征,可以設想漢字的最初發明時間一定遠遠早於商代,或可從商末再往前推移2000年,即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漢字即已開始被發明,這就與華夏民族起源的時間相當。這比中國周邊少數民族當中最早發明文字的時間也早了將近4000年。不僅如此,與上列許多少數民族文字由一個人、特別是一位國王或一個朝代發明不同的是,漢字的發明時間可能是一個漸進、自然的過程,其中有漫長的積累和緩慢的進化。

正象一件工藝品加工的過程越長,往往其內涵越豐富,藝術價值越高。我們上面羅列的許多文字,多數都由於個別人、個別朝代而於一個特定時間被人為制定,這就決定了它的歷史內涵不可能象漢字一樣豐富。我們說文字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人類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信仰等等最生動的載體。一種文字發明、演變的過程越是漫長,它所反映的這些方面的內容就越深刻。這就決定了漢字與人類許多其他文字相比有著更為巨大的魅力。

另一體現漢字巨大魅力的事情是它與一系列偉大經典緊密相聯。一個民族的成熟從某種程度上講取決於其思想的成熟,而思想的成熟往往體現於偉大、不朽經典的形成。沒有文字,自然不可能有真正偉大的經典﹔反過來,經典的形成,則標志著一種書面語言所內在具有的思維方式被固定下來,在塑造人們的生活方式方面有更加持久、牢固的影響。因此,偉大、不朽經典的形成意味著,一整套成熟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制度形態、宗教信仰、集體生活方式等已經正式確立,因而標志著一種文明形態的形成。因此,有無偉大、不朽的經典,可以說明一個古代民族是否成熟,也可以決定一個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進。從另一方面說,經典的產生,也使得文字的魅力大大增強,可以說檢驗文字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用它書寫出了偉大的經典。

當我們拿華夏文明與周邊其他民族的文明進行對比時,即可發現,前者不僅文字發明的時間遠早於后者,而且也遠早於后者形成了自己的不朽經典(如“六藝”)。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時間,華夏民族就形成了《詩》、《書》、《禮》、《易》、《樂》、《春秋》等一系列重要經典。而它們的形成,並不是某一個人一時心血來潮的創造,而是伴隨著華夏民族的生活方式、禮儀制度、宗教信仰、文化價值等一起形成的。從公元前3000年到春秋末期,它的形成時間跨度達2500年左右。可以想像,由於古代中國周邊大多數民族書面語言形成的時間較晚,根本沒有偉大、不朽的經典,其在文化上的先進性與華夏民族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決定了它們為什麼雖能在軍事上征服中國,卻不得不在文化上臣服於中國。

無數的歷史風煙已經散去。今天,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在強調自身的獨特性。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漢字文明的時候,我們所能得到的啟發是什麼呢?我想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任何政治、軍事甚至制度上的成就都是暫時的,而文化內在的生命力則是永久的。但是決定文化內在生命力的東西是什麼呢?是文字,以及用文字寫成的偉大經典。

(作者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