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立文:“和”的文化內涵

2013年10月09日14:53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核心提示: 國際上其他國家領導人、政治家們如果有智慧的話,應當從中國的過去看現在,從現在看未來,中國過去主張和平,現在主張和平,未來也是主張和平的

排名:第7位 得票數:5751 得票率:52.6%

精華闡釋:“和”的本意可以理解為:人人都有飯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沒有飯,天下就亂了。自古以來,中國人已經把“和”落實到生活中,成為中國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觀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家庭內部有“家和萬事興”之說,人與人之間講“和氣致祥”,做生意講“和氣生財”,國家之間講“和衷共濟”。

傳統經典中的“和”

“和”的歷史非常悠久。“和”在甲骨文中為“龢”,后來演變成了“咊”,這兩個字形在《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可以查到。“和”是一個形聲字,從“口”,“禾”聲。口是用來吃飯的,禾代表糧食。“和”的本意可以理解為:人人都有飯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沒有飯,天下就亂了。我們說“民以食為天”也是同樣的意思。

《說文解字》講“聲音相和”,我們現在也講“唱和”“和聲”,“和”有附和的意思,也有和諧的意思。

《周易·中孚卦》說:“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意思是有隻鶴在山陰鳴叫,它的孩子應聲附和﹔我有好酒,與你共同享用,這是周易裡面最優美最有詩意的一句爻辭。《兌卦》初九爻辭為“和兌,吉”,“兌”是愉悅的意思,同性相遇,不是敵對而是和諧互助,所以大家都很愉悅,結果也是吉祥的。

《尚書·堯典》曰:“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帝堯能發揚大德,使家族親密團結。家族親密和睦了,又明察其他各族的政事。眾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協調萬邦諸侯,天下民眾也隨著變化而友善和睦起來。

“親九族”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之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平章百姓”就是繼而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進而使各國團結起來,這就是“協和萬邦”。

《尚書》中,周公曾講,家族不和要努力使之和睦﹔國家之間不和,也應力爭使之和諧,這是天的意志。因為當時人們有“天命論”、“君權神授”的觀念,君主要“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否則將會失去統治資格,而國家之間的和諧正是天的意志。

從五經的記載來看,《詩經》裡有“和羹”一詞,指很美味的肉汁。《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了齊景公和晏嬰有一段對話,講“和”與“同”的關系。齊景公曰:“和與同異乎?”晏子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xī hǎi)鹽梅,以烹魚肉,燀(chǎn )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肉加上醬醋鹽等各種材料,適當調和才能成為美味的湯汁。從政治上說,如果君主認為某個方案是正確的,臣子應當指出其中問題,使之完善﹔如果君主認為某個方案不好,臣子應當指出其中合理的地方,改掉其中不好的方面。因為應該聽取不同的意見,才能使一個政策、方案得到完善,國家才能夠治理好。如果唯唯諾諾,始終與君主一致,那就沒有進步,“同”就像水加水,沒有任何味道。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也是這一思想的延續。“和”不排斥不同。正因為有矛盾有沖突,才能和諧、完備。

過去認為“和諧”就是沒有沖突和矛盾,實際上是對中國“和同之辨”的一個誤解。如果沒有沖突、矛盾,講“和”就沒有意義了。孔子講“禮之用,和為貴”,禮的目的是可以促進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不僅儒家強調“和”,老子也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為什麼要講“和”?當時春秋戰國禮崩樂壞,諸侯國戰爭頻繁,所以都期望和平、和諧。

《國語·鄭語》史伯對鄭桓公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涉及到天地萬物從哪裡來的問題。還說:“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五行是相生相克的,例如水克火,看起來很矛盾、對立的事物,卻正是產生新事物的基礎。

《周易·系辭傳》曰:“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陰陽相互融合,才能生成萬物。這說明,當時思想認為,有沖突才有和諧,有和諧才能生萬物。這是當時中國人一個基本的思想。

民間思想中的“和”

春秋戰國時期,儒道墨法思想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而秦漢時期,國家的統一,讓統治者對“同”產生更多偏好,強調思想要統一。秦朝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對於儒家思想有不同看法,所以有焚書坑儒之事。為了治理的方便,秦朝要求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而漢武帝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這種條件下,“和”的思想到了民間,變成了“草根文化”。民間對於“和”的追求一直不變,比如中國很多地方,男女結婚時都會供奉“和合二仙”的畫像。“百年好合”,“好合”便是有男有女,家庭和諧。

關於“和合二仙”在民間有多種傳說。

唐代對於“和”有個故事。一家四口,有兄弟二人。哥哥到邊疆打仗,父母非常擔心,挂念兒子在外是否安好,經常念叨,想起來也經常流淚。弟弟安慰父母,不要擔心,他去看看哥哥情況到底如何。於是他到邊疆去,萬裡長途,一天就回來了,並帶來了哥哥的平安信,於是被稱為“萬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開始祭祀作“和合”神。

除了“萬回哥哥”,唐代還有關於“和合二聖”的傳說

蘇州有個寒山寺,因為張繼的《楓橋夜泊》而很有名。相傳當時有兩個和尚,有一位為寒山,有一位叫拾得,關系很好。寒山是個詩僧,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拾得在國清寺做廚子。寒山和尚經常穿著草鞋破衣服,顯得有些癲狂,而拾得經常將寺院的飯菜給寒山吃。國清寺的豐干和尚見他倆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后,他倆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答對,后人曾將他們的詩匯編成《寒山子集》三卷。這兩位唐代高僧,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聖”從此名揚天下。姑蘇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聖“終成正果”之處,其間的寒拾殿,至今供奉著寒山拾得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

民間年畫裡面,經常是一個孩子手裡拿著荷花,一個手裡拿著盒子,盒子裡飛出五隻蝙蝠,諧音就是“和合”、“五福臨門”,表達了民間對於“和”的認同,寄托了人們的美好祝福。

前幾年台灣連戰、宋楚瑜、郁慕明等人訪問大陸,連戰到北大演講,郁慕明到人大演講。當時送他們一個禮物,是請徐悲鴻兒子徐慶平畫了一幅“和合二仙”的畫,我題了“和合”二字。當時這幅畫很受關注,兩岸是兄弟,兄弟應當和合,不應當敵對。

“和”的當代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人已經把“和”落實到生活中,成為中國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觀念,對中國人影響非常大。家庭內部有“家和萬事興”之說,人與人之間講“和氣致祥”,做生意講“和氣生財”,國家之間講“和衷共濟”。

盡管秦漢以后國家講“同”比較多,但是在處理國家、民族關系中,非常強調“和”,主張民族和諧,所以很多公主嫁到少數民族地區,用“和親”的方法化解沖突,對保障邊疆人民生活的安寧,有重要意義。明代鄭和下西洋,比美洲發現新大陸早好幾百年。鄭和到達的地方,並不是把那個地方變成我們的殖民地,都是傳達和平的主張,而不是像之后的英國,稱“日不落帝國”。鄭和到西洋各地,不僅沒有掠奪,還給他們很多東西,例如瓷器、絲綢等。清代,承德很多寺廟,如“外八廟”等都是主張民族和平。

新中國成立之后,“萬隆會議”上我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我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原則。我國奉行和平外交策略,主張國家之間的矛盾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而不是通過戰爭來解決。例如關於釣魚島問題,老一輩領導人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就體現了和平與合作的意識。新中國處理國際爭端,都是主張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這也是繼承了幾千年來和平外交的傳統。主張和平,並不是我們的權宜之計,而是歷來如此。國際上其他國家領導人、政治家們如果有智慧的話,應當從中國的過去看現在,從現在看未來,中國過去主張和平,現在主張和平,未來也是主張和平的。我們只是保衛自己的領土,而不會侵佔別人的領土,不會侵略擴張,也不會稱霸。

國家有和平才會有發展,國家和平共處才會安寧。現在埃及、敘利亞動亂,人民無法安定地生活,也就難以發展經濟。處理國內事務也是如此。“文革”十年動亂,無法發展經濟,受害的是老百姓。改革開放之后強調安定團結,經濟就快速發展。

和平,是實現中國夢的保証。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人民要幸福,必須安定團結,這就是要“和”。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轉型期,社會有很多矛盾、沖突、問題,如貧富不均等。這些問題不能通過對抗、暴力方式來解決,必須通過和諧的方式來解決。很多人採取對抗的辦法,對國家不利,對自己也不利。

我們講“和諧”並不回避矛盾。正因為有矛盾沖突,我們才需要“和”,“和”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法。我們要建設和諧社會,通過“和”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化解沖突。張載有句話叫“仇必和而解”,我們之間的矛盾沖突甚至仇恨,都可以通過“和”來化解。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經驗的總結和體驗。

人類在21世紀所共同面臨的沖突,錯綜復雜,千頭萬緒。概括起來有五大沖突和危機:文明的沖突,互聯網普及化,把世界聯成一片。這不一定就會消除不同國家、民族、宗教以及種族之間的沖突,有可能使不同文明傳統國家在某些方面沖突加劇﹔人與自然的沖突,造成了生態危機,人類以自我中心主義去征服自然,破壞了自然生態的平衡,自然不堪人類的蹂躪而報復人類,人類所釀成的苦酒,最終都要由人類自己來喝掉﹔人與社會的沖突,現代國際社會南北貧富不均,東西發達與不發達失衡,地區性的戰爭和沖突不斷,恐怖活動猖獗,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富的安全和社會發展﹔人與人的沖突,人情淡薄,道德失落,行為失范,隻講私利,爾虞我詐,坑蒙拐騙,人與人關系緊張,道德危機深重﹔人的心靈的沖突,現代人際疏離,老小失養,孤寡無依,加之競爭激烈,生活緊迫,人際緊張,人的精神世界極度空虛和孤獨。

“和而不同”、“和為貴”的理念是化解這五大危機的利器。“和合”的人文語境是生命智慧的覺醒、時代精神的顯示、社會風尚的趨向。在后冷戰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網絡普及化,和平、發展、合作成為世界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呼聲和訴求,而成為時代的主題。中國在經歷浩劫性的“文化大革命”動亂后,人心覺醒。安定團結、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建構和諧社會成為人們共同心願和要求,在這種國內外格局大變化的語境下,提倡“和合”應天順人,和合化生。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國學研究院院長、孔子研究院院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