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郭齊勇:“仁”“義”與現代人的精神世界

2013年10月09日14:50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核心提示: 西漢賈誼、董仲舒正式提出“仁、義、禮、智、信”等“五常”之道,將這五種基本道德原則視作人的“常行之德”。“五常”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道德規范

排名:第6位 得票數:6439 得票率:58.9%

精華闡釋:孔子界定“仁”為“愛人”。仁有忠、恕兩方面內涵,“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乃盡己之心、有所為的一面﹔“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乃推己之心、將心比心、有所不為的一面。“仁”的內涵包括物我之間、人人之間的情感相通、痛痒相關。

排名:第9位 得票數:4302 得票率:39.3%

精華闡釋:“義”的主要含義是“應當”,是“正當”,是“合宜”。“義”含有尊重別人、不侵犯別人的利益、尊重別人的社會地位和遵守一定的社會規范的意思,那同時也就是尊重自己,守住自己的本份。孟子講“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仁是人類最安適的住宅﹔義是人類最正確的道路。

傳統道德仁、義、禮、智、信“五常”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對中華民族基本道德觀念與道德原則的總結,源於春秋,確立於漢代,是安定國家、穩定社會的最普遍的道德規范。孔子繼承前輩思想家,已分別提出了這些道德規范,孟子明確指出“仁、義、禮、智”四德,尤其強調“仁義內在”。西漢賈誼、董仲舒正式提出“仁、義、禮、智、信”等“五常”之道,將這五種基本道德原則視作人的“常行之德”。“五常”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道德規范。

儒家認為五常是天賦予人的德性,是人的美德。五常不是平列的,這些價值之間是有層次的。“仁”與“義”是核心,《周易·說卦傳》:“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仁”又是核心的核心。

“仁者愛人”,君子居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觀念,也是中國哲學的中心范疇之一。孔子界定“仁”為“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繼承周公以來的人道主義傳統,以愛人、同情人、關切人,包括愛、同情、關懷下層百姓,作為“仁”的主旨。

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這是說,一個有仁德的人善於推己及人,自己在社會上站得住,同時啟發、幫助別人,讓人家也在社會上站得住﹔自己通達了,同時啟發、幫助別人,讓人家也通達於世。人們都可以從自身、從當下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做,這是實踐仁道的方法。孔子的意思不是外在強加地使別人立或達起來,而是創造一種氣氛或環境,讓人家自己去挺立自己的生命,懂得禮,在社會上站得住並通達人間。這才是仁人的品格。這是講“仁”之內涵的“忠”的一面,盡己之心、奉獻,即人有所為的一面。

“仁”之內涵的另一面是“恕”。孔子指出,君子終身奉行的“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自己所不想要的東西,決不強加給別人。例如我不希望別人羞辱自己,那我決不要羞辱別人。也就是說,尊重別人,是別人尊重自己的前提。這裡強調的是一種寬容精神與溝通理性,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是講“仁”之內涵的“恕”的一面,推己之心、將心比心,即人有所不為的一面。

以上是一體之仁的兩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是仁道原則﹔推而廣之,是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文化與文化、宗教與宗教間相互關系的准則,乃至是人類與草木鳥獸、瓦石山水的普遍和諧之道。“仁”的內涵包括物我之間、人人之間的情感相通、痛痒相關。

“仁”又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認識到“仁”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據,不管生活是窮困抑或安樂,都以“仁”為人生的最高追求。儒家將“仁”作為人生的目的。沒有仁德的人,經不起困頓、貧賤的考驗,也經不起安逸、富貴的考驗。不僅逆境是考驗,順境也是考驗。人的一生,會遇到無數坎坷,也會遇到安樂,這都是鍛煉自己的心志、人格的機緣。

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裡仁》)發大財,做大官,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當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接受。不用正當的手段擺脫貧賤,君子也不接受。君子即使在吃完一頓飯這樣短暫的時間內,也未離開過仁德,就是在倉促匆忙、顛沛流離的時候,都與仁德同在。人生存的價值就在於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

“仁”與“義禮智信”

孟子說:“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盡心上》)就是說,仁是親親的擴大,義是敬長的擴大。他又說:“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離婁上》)即是說,出言破壞禮義,這就叫做自己殘害自己﹔自己認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義而行,這便叫做自己拋棄自己。仁是人類最安適的住宅,義是人類最正確的道路。把最安適的住宅空著不去住,把最正確的道路舍棄不去走,可悲得很呀!

孟子從親愛親人出發來界定仁、義,但仁、義二者的內涵有所不同。“敬長”、“從兄”,表達了“義”含有“敬其所當敬”的意思,即行仁有一定的范圍、等級、邊界和分寸感。孟子的“居仁由義”是說居住在仁裡,行走在義上。義是行走的正路,是行仁的人實現仁的道路。他又說:“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孟子·盡心下》)不該由自己所得的東西,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每個人都有不應當做的事,把它擴充到所肯干的事上,不做一切不應當做的事,就是義。人能夠把不挖洞跳牆(即不偷竊)的心擴而充之,義就用不盡了。人能夠把不受輕賤的實際言行擴而充之,有慚忿之心,自己所有的言行都不會遭致別人的輕賤或貶斥,那無論到哪裡都合於義了。在這裡,“義”含有尊重別人的所有權、不侵犯別人的利益、尊重別人的社會地位和遵守一定的社會規范的意思,那同時也就是尊重自己,守住自己的本份。孟子以仁為“惻隱之心”,強調“不忍”,而以義為“羞惡之心”,強調“不為”。

“義”是對事情“應當”與否的判斷及由此而引發的行為。“義”的主要含義是“應當”,是“正當”,是“合宜”。孔子講:“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裡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前引孟子所說“義”是人所當行的路等等,都是對孔子這些思想的發揮,也是對“公正”“正義”的肯定。

廣義的“仁”兼包“五常”“四維八德”中的諸德目(包括忠孝、廉恥等),狹義的“仁”則是“五常”之一。仁、義、禮、智、信“五常”以“仁”為內核。儒家的仁愛,是推己及人,即把親愛親人之心一層層向外推,如孟子所說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也如張載《西銘》所說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仁”是天、地、人、物、我之間的相互感通和相互潤澤。《中庸》說:“仁者,人也。”在儒家看來,“仁”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高標准,是最高的道德原則。

《中庸》記載孔子回答魯哀公問政時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這涉及到仁、義、禮的關系。仁就是愛人,博愛眾生。其中親愛自己的父母是仁中的大事,仁是把愛親之心推廣到愛民、愛百姓。義能分別事理,各得其宜,其中尊重賢人,把賢人提拔起來為社會服務是最合宜、正當的事。“親親之殺”的“殺”讀“晒”,是降等的意思。愛親有主次、程度之分,尊賢有厚薄、等級之分,這些就是從禮中產生的。

至於仁、義、禮、智、信等德目的內容與關系,孟子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孟子·離婁上》)即是說,仁發端於侍奉父母,義發端於敬順兄長。擴而充之,愛別的老人是仁,敬所有的年長者是義。仁兼義,但義不兼仁。仁義高於禮智。它們所處的層次不同。明白仁、義的道理而堅持下去是智。智是人對於仁、義、禮的了解。對仁、義的重要內容能合宜地加以調節,適當加以修飾是禮。禮是社會的行為規范。從侍奉父母、尊敬兄長中得到快樂,就是樂。

實際上,仁、義、禮、智、信等德目也是相互制約的。例如仁與禮,仁為禮之內涵,禮才不致流於形式。孔子強調仁是禮的本質,又肯定“讓”“敬”為禮的內容,孟子認定禮為“恭敬”或“辭讓”之心。王船山主張“仁體禮用”,即以仁為本體,禮為功用。另一方面,禮為仁之節度,以禮節仁,過其所愛曰侵。故仁愛,親情友情之愛,博愛之謂仁,又不是沒有節制的。儒家講居仁由義,以仁為境界,義為道路,而以禮則是門徑。禮把仁與義的秩序、層次、節度等規定了下來。而仁、義與禮之間又有張力,君子人格的養成,正在此張力中實現。孔子所謂“克己復禮為仁”是說君子守禮、節制欲望與行為,是培養仁德的重要方法。“智”在這裡主要是指對道德的認識,即道德是非、善惡的判斷和道德知識的積累。孟子把道德的“智”界定為“是非之心”。

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這是說,君子對於事業,以合乎道義、適宜恰當為原則,依禮實行它,用謙遜的語言說出來,用誠信不欺的態度完成它。這才是真正的君子。這表明“信”必以禮、義為前提,與禮、義相補充。孔子又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學而》)許諾的言隻有符合於義,才能兌現。違背道義、禮制的,不必信守。

“五常”與現代人的生活世界

“五常”有草根性,是歷朝歷代志士仁人與普通老百姓內在的生活信念與道德律令。“五常”的內涵,通過蒙學讀物、民間諺語與故事、家訓、家禮等,通過家教與民間社會生活與信仰,滲透到世世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老百姓評價周圍的人,常說這個人“仁義”,那個人“不仁義”等。

現代普通中國人的內心世界中仍然有“仁義”,有“五常”。天津白芳禮老人,靠自己蹬三輪車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從74歲蹬到將近90歲,他省吃儉用,掙下35萬元人民幣,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

我們的廣大民眾,仍然信奉著仁義這樣一些最基本的核心價值。五常之德仍可以存於現代社會,化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行為,化為對人類、民族、國家、社會、團體的奉獻精神。持守道義,主持公道,誠實守信,禮貌待人,言行一致,仍是我們做人的准則。

當下與未來社會的發展,仍需要價值引導。面對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等諸多問題,我們的傳統核心價值有著重大意義。在做人做事的各方面,在人性修養、整飭官德吏治、加強廉政建設等方面,傳統核心價值觀仍有效用。仁、義、禮、智、信等價值仍在老百姓的生活與生命之中,隻要我們有文化自覺,善於啟導,協調整合,仍然會成為我國發展的軟實力。五常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文化土壤!

(作者為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