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模式

王冬梅

2013年10月07日10:3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模式

  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要厘清政府、社會、市場的各自職能定位,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思路、新模式,真正建立網絡化覆蓋、高效能運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注重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隨著社會組織的發育成長,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的熱情空前高漲,文化領域的非營利組織和志願工作者開始涌現,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投資公益文化的意識不斷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主體正日益多元化。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既有利於減輕公共財政負擔、拓寬資金投入的來源渠道,又有利於彌補國有文化單位不足、有效增加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總量。應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政策,放寬准入領域、降低准入門檻,引導個人、企業、社會團體等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捐助、捐贈、自辦等方式,興辦公共文化服務實體,建設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形成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注重改進財政投入方式。當前,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尚未完全確立,政府對公益事業的投入方式還比較單一,財政投入績效考核機制也還不健全。特別是在文化領域,財政投入不足與投入方式不合理並存,成為制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瓶頸。在加大財政對公共文化投入力度的同時,應積極改進投入的方式方法,探索採用政府採購、資金基金、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等多種資助途徑,對於具備市場競爭的公共服務文化領域,也可通過招投標或特定委托方式吸引各類企業參與,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投入由“養人養機構”向“養事養項目”轉變。同時,還要積極建立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機制,將項目事前審核、事中監督和事后考評結合起來,把考評結果作為經費安排的重要依據,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注重推動資源共建共享。近年來,各地和各有關部門規劃實施了一批文化惠民工程項目,投資建設了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場所,公共文化的硬件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由於缺乏統籌規劃,我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還存在著分布不均衡等突出問題,公共文化資源的布局結構還不夠合理、利用效率還有待提高。在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應按照統籌城鄉、共建共享的思路,推動文化資源向西部地區、基層農村和弱勢群體傾斜,推動公共文化機構低價或免費向公眾提供服務,推動企業、學校等有條件的單位將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推動不同系統文化設施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逐步實現不同層級、不同領域公共文化資源的互聯互通和綜合利用。

  注重貼近群眾實際需求。由於資源投入不足、考核機制缺乏等原因,一些公共文化產品內容針對性不強,與群眾文化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在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同時,應充分考慮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特點,注重貼近實際、體現特色,多提供群眾買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產品,多開展群眾喜聞樂見、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在此過程中,要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建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動態反饋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圍繞群眾需要提供服務、根據群眾評價改進服務,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針對性、吸引力和滿意度。

  注重創新服務供給手段。伴隨文化傳播手段的日益多樣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接受習慣也呈現新的特點。應立足基層特別是農村的具體實際,積極探索集中配送、連鎖服務、流動服務等多樣化的服務方式,切實解決長期以來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跟不上的問題。尤其是要抓住高新技術迅猛發展、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有利契機,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依托“三網融合”技術,大力發展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網絡劇場、“公共電子閱覽室”等新興文化服務平台,努力構建數字化的現代公共文化供給網絡。(作者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健、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