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聯系半年多來深化改革的實際,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最基本的認識是,改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深化改革必須始終堅持走黨的群眾路線,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深化改革的強烈呼聲和殷切期待,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深化改革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深化改革必須注重傾聽人民的心聲,真正將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出台各項改革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一段時期以來,一些群眾以為住房制度改革帶來高房價,高校招生改革帶來高學費,公路收費改革帶來物流高成本,因而由渴望改革、支持改革變得懼怕改革乃至反對改革。今年上半年重點推進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較大幅度減少了行政審批事項,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5月15日,國務院取消和下放117項行政審批項目,對需要修改相關法律規定才可以取消或下放的16項行政審批項目,依據程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法。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出修改12部法律的決定。一次修訂12部法律,這在我們共和國法制史上還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堅強決心,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見。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了政府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制約轉型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對民間資本開放的深度前所未有。
深化改革必須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基本領導方法。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改革智慧。群眾對需要改革的體制機制弊端往往有切膚之痛,對如何改革也有一套來自實踐並被實踐檢驗的好辦法。改革開放之初,無論是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城鎮居民創辦私營企業,最初的創意都是人民群眾想出來的,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被生活逼出來的改革。深化改革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確保改革平穩推進並取得預期成效。面對長期存在的就業難、托幼難、上學難、就醫難、養老難、殯葬難等現實難題,都將倒逼我們深入當群眾中去,傾聽群眾呼聲,吸取群眾智慧,進一步深化社會領域的改革,進一步放寬准入條件,採取無償劃撥土地、減免稅收等有效政策,鼓勵社會資本辦幼兒園、辦學校、辦醫院、辦養老所、辦殯儀館、辦公益性墓地等社會事業,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內需、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
深化改革必須始終堅持把黨的正確改革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改革工作的領導。一方面,改革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是涉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系統工程,黨必須善於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於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例如,國務院明確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任務分工,對未來5年需要完成的72項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重點任務逐一列出完成時限和責任部門。一些媒體還報道,新型城鎮化改革等中長期的改革規劃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之中。另一方面,必須加強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正面宣傳,加強對改革成就的宣傳,在黨內和人民群眾中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識,促使黨員群眾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規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夯實深化改革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