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許爾君:哲學社科工作須根植於人民群眾

2013年08月26日15:4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哲學社科工作須根植於人民群眾

  哲學社科工作須根植於人民群眾

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事業,它扎根於人民,來自於實踐,離開了人民群眾和火熱的社會實踐,學術研究就會失去方向和靈魂,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教育引導各級社科戰線的領導干部和科研人員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始終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根本方法開展學術研究。

  不斷加強理論修養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隻有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才能使群眾更容易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和實質﹔隻有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著力回答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隻有用科學完善的理論知識,才能指導實踐推動具體工作﹔隻有以創新的精神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才能當好黨委、政府的思想庫和智囊團。這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真正把握科學理論的精髓,同時密切關注國家改革建設的進程,把握社會發展的實際。這樣,理論研究才能更加貼近實際、深入人心。

加強理論修養,就是要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政治信念的堅定性、政治立場的原則性、政治鑒別的敏銳性、政治忠誠的可靠性。而這一切,一刻也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哲學社科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通過不斷加強理論修養,進而深入挖掘群眾路線的精神內涵和現代價值,將群眾路線落實到研究工作中去。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緊密結合世情、國情、黨情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解決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如何進一步切實貫徹群眾路線的問題。哲學社科工作者要不遺余力地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歷史依據、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持,走群眾路線,為人民做學問。要以黨和人民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真正寫出為現實需要,風格朴實、具有中國話語特征的民族特色的研究成果。

  時刻站在時代前沿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社會科學界是高級知識分子集中的領域,聚集著大批知識、思想和學術精英,這就要求站在時代的前沿陣地,站在民族和國家發展的高度,把群眾路線與黨和國家各種方針政策有機結合起來,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群眾路線問題。社會科學界要植根於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的肥沃土壤,總結中國改革開放前后群眾路線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偉大實踐,界定人民群眾概念、范疇,並在世界政黨建設的大道上,兼收並蓄,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科學理論體系,彰顯中國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首先,要把最廣大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環境日益復雜,人民群眾的觀念傾向和利益訴求呈現出多樣化特征,社科界要本著“學術乃天下公器”的信念,把最廣大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通過科學的調查研究,客觀全面地反映人民群眾的真實意願。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第一手資料,形成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決策有建設意義的對策和建議。其次,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群眾路線不僅是一個重大的實踐課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學術問題,需要社科界在理論學術層面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為黨和國家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和決策建議。群眾路線問題極其復雜,所涉及的內容往往因時而變。改革開放以來,國情、世情都發生了新的變化,也為群眾路線的貫徹執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特別是黨群關系,從主流來看是好的,但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的“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如何遏制黨內這些不良風氣,消除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各種因素,需要社科界將群眾路線作為重大的實踐和理論學術課題,展開務實而有效的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在理論層次上構建出符合時代要求的群眾工作范式。

  積極擔當社會責任

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承擔著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神聖職責。特別是當前面臨的“四大危險”“四大考驗”“四風”等問題,都需要社科界在理論學術層面進行務實、有效的研究,提出解決辦法,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化理論武裝、營造輿論氛圍。堅持理論先行,發揮好理論的引領、破難與聚力作用,更好地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社科界的同志是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和深厚理論功底的群體,特別是我們的專家學者,社會影響力大,話語分量重。因此,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充分發揮這一群體的優勢。

作為社科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政治意識、擔當意識,發揮好宣傳教育的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要站在高位,學習深透,理解全面,准確把握,深入發掘黨的群眾路線這座思想理論寶庫,不斷進行理論創新,豐富群眾路線內涵,為黨的建設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建議。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通過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分析問題、闡明觀點、發表文章,給廣大黨員干部提供管用有效的學習教材,起到釋疑解惑、啟迪啟發、指導推動的作用。要經常“帶著課題下基層,帶著任務下基層、帶著感情下基層”,以基層為課堂,寓管理於服務之中,在服務中汲取智慧、增長本領。在社科研究中,要提倡“講實情、說真話、出新招”﹔在黨員干部中,要提倡“志存高遠、不辱使命、廉潔自律”。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融入貫穿於理論研究、學術交流、社科普及等工作的全過程,努力建立社科工作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要努力促進理論成果轉化,發揮科學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更好地為推動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服務。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哲學社科工作者踐行群眾路線,工作的根本點在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是哲學社科工作者增強人民群眾觀點、加強理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具體過程。發揚理論聯系實際作風,推進黨的理論建設,必須把創新的理論成果運用到實際上去,用新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解決中國改革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在當代中國,就是要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立足於中國國情,解放思想,不斷探索和發展適合中國實際的施政方針和政策方法,全面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再學習過程,也是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前發展的過程。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又用深化的理論認識推動實踐的發展,是哲學社科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根本的途徑。社科工作者不僅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更要從實踐中總結自己的認識,在與人交流中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斷糾正自身思維的片面性,集思廣益。應堅持採取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使社科工作者克服維護固有思維模式的強大慣性,通過反思固有思維模式的劣根,不斷突破思維慣性,加大創新力度,最終以改革的精神,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新問題,注重研究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課題,促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的蓬勃進行。這就要求我們每個社科工作者堅持做到在工作時學習,從工作中總結,將學習成果寓於工作,以理論指導實踐,不斷升華,不斷進步﹔始終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積極到基層、到群眾當中進行調查研究,結合重大現實問題深化研究。同時,關注熱點、精心選題,用群眾聽得明、看得懂的實話、新話深入淺出地宣傳黨的群眾路線,探索理論成果對接實踐的新方式。

(作者系省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所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