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近況

2013年08月26日08:29   來源:紅旗文稿

嘉賓:張國祚 主持人:李艷玲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文化建設的新要求明確強調:“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這一要求賦予文化軟實力以更明確、更具體、更高的戰略地位。本期講座請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國祚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近況做一介紹。

張國祚:任何國家都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物質硬實力﹔一條腿是文化軟實力。物質硬實力落后,難免挨打失敗﹔文化軟實力瓦解,必然不打自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無不首先是因為以其主流價值觀和輿論為支撐的文化軟實力大廈的坍塌。有此共識的人,在黨內外、國內外越來越多。例如,法國情報研究中心主任埃裡克·德內瑟牽頭組織法國、比利時、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8個國家的23位研究者,推出了一部500頁的新書《阿拉伯之春:不為人知的一面》,揭露了美國如何利用非政府組織軟實力和網絡媒體操縱了“阿拉伯之春”。德內瑟說,是美國國務院和一些打著“人權”旗號的基金會與非政府組織,在與華盛頓為敵的國家中制造不穩定。他們從2002年就開始策劃“阿拉伯革命”,為有關國家培訓積極分子。德內瑟還特別強調,美國CNN和阿拉伯半島電視台等,特別是互聯網及“推特”、“臉譜”等社交網站充當了“歪曲信息的急先鋒”。他講了自己親身經歷的兩個例子。他說:“2011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的黎波裡,半島電視台和CNN報道說卡扎菲轟炸市內一些地區,造成人員傷亡。當時我在離該地區不到一公裡處,根本就沒看見政府軍任何行動。2011年12月,我在大馬士革市中心趕上大堵車,有100多人排隊等候出租車,其中許多人決定步行回家。半島電視台拍攝這個場面,並在一小時后播放一條消息,將這場面描繪成新的反政府示威。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德內瑟指出,這些國家長期面對貧困,民眾抗議活動頻仍,專制政權治理能力低下,美國就利用這種局面炒作不利政府的假新聞,在這些國家更換政府,為華盛頓利益服務。“軟實力”概念提出者約瑟夫·奈也說過,美國軟實力所以強大,是因為美國非政府組織多。事實上,美國國務院與美國某些參與全球活動的非政府組織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與美國國務院有較密切聯系的非政府組織Avaaz,在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制造不利於巴沙爾政權的輿論、煽動民眾不滿情緒從而導致敘利亞動蕩、分裂和戰亂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對2012年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情況的研究認為,我國近年來在廉潔文化、高教文化、文化咨詢服務、區域文化軟實力發展、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孔子學院等六個方面,取得了比較扎實的成果。其結論概括如下:

1.廉潔文化方興未艾,影響和作用逐漸為廣大干部群眾所歡迎,但普遍深入人心尚需時日。

廉潔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廉潔文化,就沒有廉潔政治、廉潔政府。因此,廉潔文化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投資及經濟發展環境,而且直接影響著執政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進而影響國家的政治社會穩定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黨的領導和支持下,中國廉潔文化研究依托高校廉政研究機構和民間社團,通過黨政機關的宣傳和倡導,以及大眾媒體的廣泛傳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廉潔知識得到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的普及,崇尚廉潔越來越成為民眾認可的價值觀念,越來越成為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道德約束,越來越成為根治腐敗的精神文化土壤和社會輿論環境。

隨著黨和政府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崇尚廉潔社會氛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新時期廉潔文化的發展有著更為廣闊的前景:社會民眾正在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廉潔文化建設中來,廉潔文化建設的主體在不斷擴大,涵蓋了社會各個階層和人群的廉潔文化系統正在形成。同時,以黨和政府為主導,以社會力量為輔助,促進廉潔文化發展的合力正在形成,並在不斷地推動社會廉潔價值規范的進步和公眾廉潔意識的提高。新興的網絡文化資源在傳播廉潔文化過程中逐漸發揮了中堅作用,網絡資源為廉潔文化信息的發布提供了有效的傳播平台,“網絡反腐”逐漸發展成人們監督和制約公職人員的主要手段,廉潔文化教育活動和廉潔文化的傳播途徑與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多樣。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以黨政清廉、干部勤廉、社會崇廉“三位一體”構成廉潔杭州的基本框架,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我國內陸省市中,常德提出建設“廉潔城市”的目標,使廉潔文化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吸引了廣大干部、群眾、青年學生積極參與,使廉潔文化越來越深入人心,十分有利於中央“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反腐方針的貫徹落實。

但是,由於我國廉潔文化作為系統工程進行建設起步較晚、重視力度不夠,各個地區、各個行業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也造成了廉潔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在廉潔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尚存在或重視不夠,或部署欠周,或形式主義,或急於求成等問題,影響廉潔文化的傳播效果,推動廉政建設、全面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仍然任重道遠。

2.高教文化競爭力明顯提升,但與西方發達國家比尚有不小差距。

教育興則文化興,教育強則文化強。特別是高等教育,它使文化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高等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國家文化軟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步入保障和提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階段。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提高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總體要求,這就是“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新”。特別是2011年胡錦濤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提出的“更積極推動協同創新,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指示后,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2011”計劃。這一計劃是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國家提出的又一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大舉措。其主要內容可以簡要地歸納為“1148”,即一個根本出發點、一項核心任務、四類協同創新模式的探索和推進八個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即以“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為根本出發點﹔以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任務﹔以協同創新中心為載體,構建四類協同創新模式﹔以創新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推動高校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教育部、財政部還頒布《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年)》,這是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重大舉措。深入實施“繁榮計劃”,大力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積極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為建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構建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是未來十年的主要任務。

在充分看到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良好勢頭和有利條件的同時,還必須看到我們同西方發達國家在高教領域的差距。從2011年秋季發布的2011—2012世界大學排名來看,美國在能夠進入前200名的大學中佔據絕對優勢,有76所,英國以32所緊隨其后,之后德國與荷蘭並列第三位,均是12所,而我國隻有3所大學進入前200名。

3.文化咨詢與服務發展起步晚、發展快、問題也不少。

文化咨詢與服務主要包括文化活動咨詢與策劃服務、版權服務、文化經紀代理服務、文化貿易代理與拍賣服務、會展和其他商務服務等五個大的方面。文化咨詢與服務業是文化產業的核心領域之一,在文化軟實力發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2年2月,文化部提出《“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倍增計劃”共確定了11個重點行業,包括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文化旅游、藝術品、工藝美術、文化會展、創意設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服務業。從扶持的11個重點行業來看,這些文化產品大多具有最終需求導向的特點。因此要擴大文化消費的長效機制,除了加強文化產品的供給,更要提供有效的文化咨詢服務,通過各種大型活動的策劃組織服務、展覽展會等,引導文化消費,提高大眾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趣味,使文化消費的品位和價值得到提高。同時在世界范圍內推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培植中華文化理念,為擴大文化出口貿易打下基礎。

隨著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重視,我國文化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文化咨詢與服務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文化活動咨詢與策劃的市場開發不足。文化活動策劃脫離市場、脫離實際,導致了文化產品的供給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缺乏精心策劃的文化品牌使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遭遇了瓶頸,難以打入國際市場。二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缺位,使國內文化衍生品開發遇到盜版、侵權等障礙﹔版權服務的層次低,也使很多高端服務尚未觸及。三是文化市場中介服務組織少,文化經紀代理運營模式不規范、功能發揮不全,使得我國文化經紀代理已遠遠不能滿足各類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四是文化貿易代理服務國際競爭力弱、拍賣監督機制不完善、企業間惡性競爭頻繁等。五是會展活動主體單一,市場化程度低,場館基礎設施薄弱,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隻有妥善解決上述問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才會更好更快。

4. 區域文化軟實力發展有特色、欠平衡、潛力大。

區域文化軟實力是由國家共性文化和區域特質文化形成的文化感染力、凝聚力、吸引力、輻射力、滲透力、競爭力,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礎。我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各地區的文化基礎、文化資源和文化發展水平差異性較大,發展極不平衡。相比來說,北京、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等省市區域文化軟實力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全國各地區區域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態勢是:地區差異明顯,地區特色各不相同。

我國各地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著諸多現實問題,制約著文化軟實力的提高。一是有的區域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地方文化特色沒有得到充分凝練和廣泛弘揚,造成文化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二是有的區域在整體上的文化品位不夠高,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潛質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和傳播。部分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因循守舊,安於現狀,民主、效率、競爭、開拓等現代意識不夠鮮明和強烈,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競爭和創新的文化要求。三是有的區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還不能適應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的地方文化資源與財富的供給和保障能力比較脆弱,破壞性、浪費性、低水平的開發時有可見。四是有的區域現代文化生產、傳播與消費同高新技術結合程度不高,文化軟實力的現代化元素和信息化形態發育不夠成熟。我國在高新科技浪潮中沒有處於優勢地位,初級文化產品多,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文化產品少,缺乏競爭力。五是有的區域文化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不夠強大,文化軟實力缺少強大的產業經濟載體。很多地方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但存在著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低、產業規模小的現象,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沒有形成規模效益和競爭優勢。

5. 暢通金融支持渠道是我國文化產業大發展必須突破的瓶頸。

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振興離不開金融手段的支持。如何加大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力度,實現金融與文化產業的全方位對接,已經成為我國亟須研究並加以解決的問題。首先,從文化產業不同階段的金融需求、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內容和國家金融支持模式等三個方面來看,金融支持與文化產業發展可以形成共生共榮的關系﹔其次,從文化產業融資渠道來看,財政支出是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穩定發展的根基力量﹔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積極發展的上升力量﹔銀行信貸投放是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主導力量﹔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是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這四種金融支持方式在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中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成為共同促進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

由於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起步較晚,有很多因素妨礙金融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一些決策部門和地區領導,對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即便在宏觀上表示重視,但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缺少明確的牽頭部門和聯動協同的工作部署,而各部門往往隻著眼自身需要,全局意識和溝通協調不足,行政資源未能有效整合,政策推進和實施的效果難免打折扣。二是銀行對文化產業運作規律不熟悉。目前銀行提供給文化企業的資金多為短期貸款,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期限與文化企業資金需求不匹配,造成文化企業很難得到真正需要的中長期資金。三是大多數金融機構缺乏與文化企業合作的經驗和知識,在風險控制的理念下,不願意或者不敢嘗試與文化企業開展長期的合作。受文化企業自身性質,如盈利來源不穩定、缺少擔保抵押品、投資風險高等因素的制約,文化企業融資面臨重重困難。許多文化企業盈利來源主要是文化項目的衍生收益,難以產生持續的現金流,未來預期收益不確定、風險評估難度較大。四是一些文化企業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告真實性與准確性較低、信用狀況較差和缺乏企業信用評級制度及完整的企業信用記錄等問題,金融機構需要承擔很大的交易成本及風險,因此,金融機構不願意將錢借給尚未成熟的文化企業。五是文化產業缺少信用擔保。文化產業項目實施單位在產業開發、研制、生產等活動中需要大量的資金,很容易造成實際融資需求量很大但無可靠抵押品的融資困境。我國文化產業信用擔保法規體系還不完善,信用擔保制度還沒有確立,信用擔保體系尚不健全。到目前為止,建立信用再擔保機構的省市很少,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對文化企業提供融資的積極性。此外,政府財政對文化產業投入不足、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受限、風險投資對文化產業投資不普遍、文化產業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等問題,都是制約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隻有解決好上述問題,暢通金融與文化的融合渠道,促進金融與文化的有效對接,才能確保實現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6. 孔子學院海外發展形勢喜人,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孔子學院既是漢語國際傳播的重要機構,又是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舞台,還是拓展中外友誼的橋梁,同時也是讓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窗口。近年來,孔子學院的發展快而有序,全球地域分布日趨廣泛而數量又明顯集中。孔子學院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對於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也遇到一些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第一,教師、教材、教學問題,如何既符合我國辦學的宗旨,又能落地生根實現所在國本土化,是制約孔子學院發展的瓶頸。第二,孔子學院是公益性辦學,但目前是收費運行,如何解決二者的矛盾,是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第三,西方國家有些人習慣於冷戰思維,擔心孔子學院有政治圖謀、危害所在國安全,如何消除外方對孔子學院的疑慮、非議和抵制,是孔子學院穩定發展的關鍵。

實現孔子學院長期和諧可持續地發展,還必須解決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必須把實現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提高到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高度來認識。第二,不斷創新辦學模式,不斷創造和利用新的驅動力因素,激發辦學活力,維護並增強辦學合力。第三,堅持傳播以“和”為核心的中華傳統文化,強化中國人熱愛和平、友善四鄰的民族形象。第四,加強與國外漢學機構的互動,多培養國外漢學家,使各國漢學家后繼有人、人才輩出。第五,要以產品、產業開發和市場貿易互惠的方式拉動漢語消費需求,夯實漢語市場基礎。第六,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制度保障,確保各種形式的漢語國際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不斷改善、優化辦學外部環境。第七,進一步完善中方派駐孔子學院教師的考核評估和激勵機制。

主持人:張主任的講解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近年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狀況和取得的成效,從而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謝謝您接受本刊採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