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周淑真:近十年中國共產黨轉型的表現和特征

2013年08月26日11:10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近十年轉型的表現和特征

近1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正在實現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表現為提出依法治國、擴大執政基礎、強化執政意識、加強執政能力、構建和諧社會以及開展群眾路線教育。

中國共產黨轉型的第一個方面,表現為提出依法治國。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江澤民再到現在,實際上實踐了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特別是黨的領導體制,由原來的終身制轉變為現在的任期制。同時,強調制度的作用,重視制度的建設,從一個法理的、依法治國的角度來治國理政。此外,更加強調對社會的治理,更加重視大眾的需求,立足長遠面對社會方方面面的問題。

第二個方面表現為擴大執政基礎。從最早中國共產黨代表工人階級,強調無產階級先鋒隊,到后來強調“兩個先鋒隊”: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政黨的階級基礎或者社會基礎要根據時代變化而變化,而從“兩個先鋒隊”到提出“三個代表”,實際上就是在強調社會基礎的擴大,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涵蓋到當中來。

第三個方面,強化執政意識。這包含四個層面的內容。首先,中國共產黨逐漸意識到政權的得來不是天然的,是人民群眾的歷史選擇,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其次,尊重政黨政治的普遍規律,吸收世界執政黨成敗的經驗教訓。第三,重視處理國家的重大政治關系。從十六大以后,共產黨開始重視處理國家的重大政治關系,包括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五大關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政黨關系,把政黨關系作為國家重要政治關系來處理,就是注意強化執政意識的顯著表現。第四,重視黨內民主建設。黨內民主制度的建設主要是黨員的權利問題,包括如何讓黨員充分行使權利、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內的民主選舉,還包括黨管干部,並將黨管干部與民主聯系起來,也就是說,強調黨管干部,但不是少數人從少數人中選干部,而必須通過一定民主程序。

第四個方面,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2000年以后,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方面,有五個方面的能力要求,即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其實加強執政能力主要是強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以及如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第五個方面,強調要構建和諧社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提升,社會各個階層之間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群體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強調構建和諧社會正是著眼於解決此類問題。總的一個目標,則是要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惟其如此,中國夢和每一個人的夢想才會實現。

第六個方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總書記經常講,“人心向背決定黨的生死存亡”,群眾路線教育是在重視贏得民心,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隻有把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理順了,才能破除四風。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長期性,黨的風清氣正,才能獲得社會民心,失去民心、離心離德,是非常可怕的。

從以上歸結來看,中國共產黨當下的轉型呈現出以下三個特征。

自覺性。中國共產黨的轉型可以同蘇共對比,蘇共到了勃涅日列夫時代遇到了很多矛盾和沖突,但是蘇共在這些矛盾和沖突面前表現得非常僵化,沒有任何回應。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共產黨有一個自覺轉型的舉動。

漸進性:逐步淡化意識形態。政黨轉型很重要的一個表現是淡化意識形態的爭論,到了2000年前后,我們逐步開始盡量少使用一些體現很強意識形態色彩的詞匯和語言。這其實與時代相連。時代發生變遷,理論觀點也必須隨之發展變化。如此才能建立黨的社會基礎,才能夠爭取方方面面的支持。過於強調意識形態,是與整個擴大黨的社會基礎的方向是相違背的。

任重道遠。基於上述對於中國共產黨轉型的歸結和判斷,中國共產黨從執政方式和理論觀念,開始與時俱進,但還遠遠不夠,現代的社會,民意的表達來得比較及時,對於很多問題的處理,需要反應快,判別清。政黨轉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當代中國政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人民論壇記者張瀟爽採訪整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