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多位專家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
2013年08月17日19:5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

  把“夕陽紅”事業打造成“朝陽產業”——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

  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銳意改革創新,發揮市場活力,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

  專家指出,在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原則將為緩解當前養老市場“一床難求”的困境、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乃至整個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重要指引作用。

  補上養老服務發展“短板”

  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佔總人口的14.3%,預計在2013年突破2億,2034年突破4億。另一方面,截至2012年底,我國建成的各類老年服務機構為4.4萬個,擁有床位416.5萬張。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與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緩慢的矛盾,困擾著未富先老的中國。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既能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優良傳統、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又能補上服務業發展“短板”、釋放有效需求、催生上千萬就業崗位。

  事實上,面對巨大的市場缺口,近年來,我國出台多個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文件。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2012年,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據。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國家接二連三部署發展養老服務業,是從頂層設計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突出表現。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堅持鄉鎮五保供養機構的“托底”作用,將其發展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財政性資金重點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

  專家指出,當前老齡服務資源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突出,在投入、基礎設施、供給等方面,農村落后於城鎮,加快推進老齡服務的均等化進程,是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厘清政府與市場服務邊界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分層分類提供養老服務。公辦養老機構重點做好為無收入、無勞動能力、無贍養人和撫養人、失能半失能等生活困難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服務。通過簡化和規范程序,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

  黨俊武指出,這有助於厘清政府與市場在養老服務資源配置上的邊界,明確政府的兜底職責,同時,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鬆綁”。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

  “我國是世界上60歲以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失能老年人口和高齡老年人口的數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這麼大的服務需求,僅僅靠家庭、社區、政府都不能解決,必須統籌發揮各個主體的作用。”黨俊武說。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莉莉也認為,市場化是老齡服務發展的大勢所趨,老齡服務供給的增加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最終還要依靠市場。

  為了推動養老服務業市場化,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以購買服務等方式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放寬行業准入,加強質量、安全、價格等方面行業監管和退出制度建設,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

(責編:崔小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