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楊河:遵循歷史發展規律實現中國夢
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秘書長 楊 河
2013年08月06日08: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遵循歷史發展規律實現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的形成和實現,植根於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性,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人類實踐活動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偉大民族。在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歷史上,中華民族曾經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只是到了清代后期才由盛轉衰。其根本原因,還在於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所形成的歷史發展規律使然。當清王朝的統治者在封建制的落日輝煌中變得驕傲自大、不思變革的時候,西方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伴隨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接踵而來的產業革命,使西方迅速崛起。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通過變革舊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成為歷史的任務。這個歷史任務體現在先進中國人的自覺意識中,就是改變貧窮和落后,實現民族復興。它成為了中國近代史開篇的主題,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一切社會政治力量和政黨派別,其社會作用的進步與否,都要在實踐民族復興的問題上接受檢驗。所以說,民族復興體現了中國進入近代以后歷史發展的規律。

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是一個歷史過程,應該包括三個相互連接、有機統一的歷史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准備時期﹔社會主義改造和展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和奠定基礎時期﹔改革開放時期,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發展時期。這三個歷史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對新民主主義革命規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規律、改革開放規律一以貫之的認識和運用。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民族復興第一階段任務的基本完成,這就是國家獨立、人民解放﹔民族復興第二階段任務的開始,這就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對於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還有一個很大的盲目性,還有一個很大的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 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指出:“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八個基本要求,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堅持和平發展、堅持黨的領導。這八個論斷,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根本原則和根本價值的高度概括,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前進,努力實現中國夢的基本經驗和實踐根據。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